[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换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51451.3 | 申请日: | 2019-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47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惠展;索婷;冯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毅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1225 | 代理人: | 高美化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换杆装置,旋转机构驱动夹钳机构转动,旋转机构驱动托板机构转动,夹钳机构转动轨迹所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托板机构转动轨迹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平行;第一推拉组件驱动夹钳组件沿第一推拉组件的轴向方向上运动,夹钳组件在第一平面上运动,其运动轨迹为第一工作面;第二推拉组件驱动托板组件沿第二推拉组件的轴向方向上运动,托板组件在第二平面上运动,其运动轨迹为第二工作面;第一工作面在第二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二工作面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通过上述方案,旋转机构控制夹钳机构实现对废钻杆或新钻杆的夹紧与松开,实现卸杆与装杆,通过旋转机构与托板机构,实现新钻杆的运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冶炼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换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炉前的特殊环境,开铁口机的钻杆需要进行人工更换。人工更换工作环境差,且劳动强度大。随着炉前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实现炉前操作无人化,需要利用换杆机代替人工对开铁口机进行换杆作业。人工换杆存在以下缺点:1、工作环境差;2、劳动强度大;3、操作工安全性差;4、人工成本高。
有鉴于此,现提出一种自动换杆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换杆装置,通过设置提供具有旋转机构、夹钳机构与托板机构,可用于实现卸杆与装杆操作,为实现机械自动化换杆提供机械设备基础。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是:
一种自动换杆装置,包括夹钳机构、托板机构与至少一个旋转机构,旋转机构驱动夹钳机构转动,旋转机构驱动托板机构转动,夹钳机构转动轨迹所在的平面为第一平面,托板机构转动轨迹所在的平面为第二平面,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平行;
夹钳机构包括夹钳组件与第一推拉组件,第一推拉组件驱动夹钳组件沿第一推拉组件的轴向方向上运动,夹钳组件在第一平面上运动,其运动轨迹为第一工作面;
托板机构包括托板组件与第二推拉组件,第二推拉组件驱动托板组件沿第二推拉组件的轴向方向上运动,托板组件在第二平面上运动,其运动轨迹为第二工作面;
第一工作面在第二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二工作面部分重叠或完全重叠,其重叠工作面为换杆工作区域,开铁口机钻杆更换位位于换杆工作区域内。
通过上述方案,旋转机构控制夹钳机构实现在开铁口机钻杆更换位处对废钻杆或新钻杆的夹紧与松开,实现卸杆与装杆,通过旋转机构与托板机构,实现新钻杆的运送,系实现装杆的前提。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夹钳机构相对于旋转机构的转动中心为第一转动点,第一转动点落在第一推拉组件的轴向方向上;托板机构相对于旋转机构的转动中心为第二转动点,第二转动点落在第二推拉组件的轴向方向上。夹钳机构与托板机构位置配合旋转机构进行设置,后续机械自动化设计的难度大大降低。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第一转动点在第二平面上的投影与第二转动点重合。同侧设置夹钳机构与托板机构,占用面积更少。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夹钳机构还包括第一转动轴,第一转动轴与第一推拉组件连接,旋转机构与第一转动轴连接;托板机构还包括第二转动轴,第二转动轴与第二推拉组件连接,旋转机构与第二转动轴连接。细化夹钳机构的结构,实现与旋转机构更好的连接。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旋转机构包括第三推拉组件与连接板,第三推拉组件通过连接板驱动第一转动轴连接,第三推拉组件通过连接板驱动第二转动轴连接。旋转作用的实现,通过推拉组件与连接板的杠杆作用来实现。
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第一转动轴与第二转动轴连接,旋转机构为一个,连接板与第一转动轴或第二转动轴连接。根据需要采用单旋转进行驱动,设备投入更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西安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5145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骨科取钉装置
- 下一篇:一种易安装的泥浆泵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