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坑降水井的井水循环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47032.2 | 申请日: | 2019-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16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田来;肖龙;富华;王环斌;李洪江;李彦彰;王迎庆;赵清明;范友泉;常志远;章艳丽;任会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二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19/10 | 分类号: | E02D19/10;B01D36/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俞炯 |
| 地址: | 300143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坑 降水 井水 循环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坑降水井的井水循环系统,属于地下水循环利用技术领域,其包括设在基坑内的降水井,降水井内设有抽水管,抽水管固定连接有抽水泵,抽水管连通有沉淀池,沉淀池内间隔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沉淀池分割成一级沉淀室、二级沉淀室和三级沉淀室,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的高度低于沉淀池的高度,第一挡板处于一级沉淀室和二级沉淀室之间,抽水管与一级沉淀室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满足不同级别用水要求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循环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坑降水井的井水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基坑降水是指在开挖基坑时,地下水位高于开挖底面,地下水会不断渗入坑内,为保证基坑能在干燥条件下施工,防止边坡失稳、基础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载力下降而做的降水工作。
对基坑进行降水时,一般在基坑内设置降水井,地下水在降水井内距离后,再将水抽到地面排放,以保证基坑中各项施工的正常进行。由于降水井中抽出的水能够达到许多施工临时用水的需求,为了节约水资源,常常对降水井内的水处理后进行再利用。
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20447535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地铁车站明挖基坑降水井水再利用系统,包括地铁车站明挖基坑,在地铁车站明挖基坑中设置有降水井,抽水泵的抽水管口设置在降水井中,抽水泵的出水管口与沉淀过滤水池的入水口连通在一起,在沉淀过滤水池的出水口上设置有水泵,水泵的出水口与水塔的入水口连通在一起,在水塔的出水口上设置有水加压设备,在水压加压设备的出水口上连接有施工工地临时用水管道。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采用沉淀过滤水池对抽出的水进行简单沉降处理,只能用于水质要求较低的地方,无法满足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地方的用水要求,对降水井抽出的水无法实现更加合理的利用,造成水资源的利用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降水井的井水循环系统,其具有能够满足不同级别用水要求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基坑降水井的井水循环系统,包括设在基坑内的降水井,降水井内设有抽水管,抽水管固定连接有抽水泵,抽水管连通有沉淀池,沉淀池内间隔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将沉淀池分割成一级沉淀室、二级沉淀室和三级沉淀室,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的高度低于沉淀池的高度,第一挡板处于一级沉淀室和二级沉淀室之间,抽水管与一级沉淀室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抽水泵通过抽水管将降水井内的水抽入一级沉淀室后在一级沉淀室内进行沉降,一级沉淀室内的水位高于第一挡板后,溢流至二级沉淀室内,在二级沉淀室内进行二次沉淀,则二级沉淀室内的水质优于一级沉淀室内的水质。二级沉淀室内的水位高于第二挡板后,溢流至三级沉淀室内,在三级沉淀室内进行三次沉淀,则三级沉淀室内的水质较好,能够用于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地方,而一级沉淀室内的水能够用于对水质要求较低的地方,实现对降水井内的水进行分级处理,能够满足不同级别用水要求,对水资源的使用更加合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一级沉淀室连通有第一排水管,二级沉淀室连通有第二排水管,三级沉淀室连通有第三排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一级沉淀室内的水时,通过第一排水管直接排出使用;用二级沉淀室内的水时,通过第二排水管直接排出使用;使用三级沉淀室内的水时,通过第三排水管直接排出,不需要每次使用时单独固定排水管,提高使用时的便捷性,从而提高施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第一挡板的高度高于第二挡板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二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二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470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科产后下肢恢复训练装置
- 下一篇:3D显像焊接一体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