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热重整制氢反应中改良的公共管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40930.5 | 申请日: | 201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445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9 |
发明(设计)人: | 王素力;于文宇;孙公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1B3/16 | 分类号: | C01B3/16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周莹;毛薇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重整 反应 改良 公共 管路 设备 | ||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热重整制氢反应中改良的公共管路设备。包括公共管路,公共管路外层设有冷凝夹套,冷凝夹套下端为冷却水入口一,入口处外接水泵与冷却水槽相连,上端为冷却水出口一;还可以在公共管路内至盘旋冷凝管路,所述盘旋冷凝管路下端为冷却水入口二,入口处外接水泵与冷却水槽相连,上端为冷却水出口二。本发明改良的公共管路设备,在系统停机前先对公共管路进行冷凝降温处理,将汽化进料冷凝,防止其进入催化重整反应中与催化剂接触,也避免了系统停机时大量的水蒸气对催化剂表面吸附,导致其强度降低,出现粉末,对后续重整氢气进入电堆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自热重整制氢反应中改良的公共管路设备。
背景技术
在现有自热重整制氢反应中,燃料、去离子水和空气分别经过水汽变换反应腔两侧换热后,燃料和去离子水汽化,同时空气预热,三者通过一公共管路进入催化重整反应器中反应,再经CO水汽变换反应后完成重整制氢。当反应停止时,首先停止向换热器中通入原料和去离子水,但仍会有大量的高温燃料蒸汽和水蒸气持续进入催化重整反应器中,大量的水蒸气会降低催化剂的水热稳定性,进而降低催化剂的强度,产生大量的催化剂粉末,对尾气的进一步利用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催化剂金属活性组分被带走,将导致催化剂活性降低甚至失活;大量的燃料蒸汽进入催化重整反应器腔体会附着在催化剂表面,形成积碳或降低催化剂活性等。为解决此问题,在工业生产中通常在公共管路上装有阀门,但是在阀门到催化重整反应器物料入口处会存在死体积,存留一定的液体进料,同样会对催化剂造成破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热重整制氢反应中改良的公共管路设备。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自热重整制氢反应中改良的公共管路设备,包括公共管路,所述公共管路外层设有冷凝夹套,所述冷凝夹套一端为冷却水入口一,入口处外接水泵与冷却水槽相连,冷凝夹套另一端为冷却水出口一。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冷凝夹套的长度为公共管路长度的80%~90%,冷凝夹套内冷却水流量10-50mL/min。
可选地,所述冷凝夹套的长度为20-50cm。
自热重整制氢反应中改良的公共管路设备,包括公共管路,所述公共管路内至有盘旋冷凝管路,所述盘旋冷凝管路一端为冷却水入口二,入口处外接水泵与冷却水槽相连,另一端为冷却水出口二。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所述盘旋冷凝管的长度为公共管路长度的70%~80%,盘旋冷凝管内冷却水流量10-50mL/min。
可选地,所述盘旋冷凝管的长度为15-30c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改良的公共管路设备,在系统停机前先对公共管路进行冷凝降温处理,使公共管路内温度降至30~40℃,将汽化进料冷凝,防止其进入催化重整反应中与催化剂接触,避免了系统再次开启时燃料较多,在催化剂表面进行不完全燃烧反应导致积碳和粉化;同时对公共管路冷凝,也避免了系统停机时大量的水蒸气对催化剂表面吸附,导致其强度降低,出现粉末,对后续重整氢气进入电堆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冷凝夹套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盘旋冷凝管结构示意图;
图3自热重整制氢反应工艺路线图;
图中,1.公共管路,2.冷凝夹套,3.冷却水入口一,4.冷却水出口一,5.盘旋冷凝管路,6.冷却水入口二,7.冷却水出口二。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409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滚轮检测的草地识别装置
- 下一篇:一种稻壳分离设备用上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