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肢体抬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9200.3 | 申请日: | 2019-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59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丽娟 |
主分类号: | A61B90/14 | 分类号: | A61B90/14;A61G13/12 |
代理公司: | 潍坊中润泰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66 | 代理人: | 张建永 |
地址: | 261000 山东省潍***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肢体 抬高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肢体抬高器,涉及肢体抬高器技术领域,包括横板,连接环,且连接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下侧壁固定连接有抬高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抬高组件,将脚部放置在抬高环内,然后操作转动把手,带动转轴转动,然后带动转动辊转动,这样能够实现拉绳的收放,然后这样能够调节该抬高环的高度,便于不同的患者使用,根据患者的需求,能够自行调节,采用安装口、第一螺栓和安装架,这样能够将该装置安装在床沿的两侧,这样方便进行固定,也可以将该装置放置在地面上,使用环境多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肢体抬高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肢体抬高器。
背景技术
在外科患者中相当部分会通过手术进行治疗,部分下肢手术后的患者需要将下肢抬高,以避免压迫下肢背部皮肤上的手术刀口,压迫会导致局部皮肤血液流动不畅,局部组织缺血缺氧,组织细胞恢复缓慢,影响术后愈合。因此需要将级部肢体抬高,以缓解压迫。而传统上采用的方法是在下肢局部垫一个枕头之类的垫高物,规避手术刀口。但是,这种方式在患者清醒状态下还可以由患者自行掌握,但是,在患者入眠以及意识朦胧时,则难以规避刀口被触碰和压迫。尤其是,枕头之类垫高物柔软、易变形,需要隔一段时间调整一次,费时费力。
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可靠、易调整高度的肢体抬高器具,辅助患者抬高肢体,避免压迫。在患者睡眠中也不会使肢体下落的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肢体抬高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肢体抬高器,包括横板和第二螺栓,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上侧壁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抬高组件,所述抬高组件的下端连接有连接环,且连接环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条,所述支撑条下侧壁固定连接有抬高环。
优选的,所述抬高组件包括两个固定连接在横板上侧壁的固定板,其中一个所述固定板的内壁转动插接有转轴,且转轴另一端贯穿固定板设置并固定连接有转动把手,所述转轴上固定套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上缠绕设有拉绳,且拉绳下端与连接环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横板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条,且连接条下侧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条,且连接条下端侧壁固定连接有安装架。
优选的,所述连接条与横板之间通过锁紧件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架一侧侧壁开设有安装口,且安装口内部螺纹设置有第一螺栓。
优选的,所述连接条呈长方体状,所述安装口呈长方体状,所述第一螺栓设置在安装口的底壁。
优选的,所述抬高环的直径为12cm-20cm,所述抬高环的内壁设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的厚度为1cm。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抬高组件,将脚部放置在抬高环内,然后操作转动把手,带动转轴转动,然后带动转动辊转动,这样能够实现拉绳的收放,然后这样能够调节该抬高环的高度,便于不同的患者使用,根据患者的需求,能够自行调节。
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安装口、第一螺栓和安装架,这样能够将该装置安装在床沿的两侧,这样方便进行固定,也可以将该装置放置在地面上,使用环境多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肢体抬高器的正面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肢体抬高器的俯视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肢体抬高器的侧面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肢体抬高器的正面结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丽娟,未经杨丽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92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儿科康复用站立架
- 下一篇:一种艾草艾附暖宫贴收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