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拆卸式夹送辊出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6231.3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030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何东明;刘满仓;蔡永明;颜佳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9/02 | 分类号: | B21B3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沈进 |
地址: | 21562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拆卸 式夹送辊 出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式夹送辊出口装置,包括夹送辊出口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送辊出口本体的下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一耐磨内衬,所述耐磨内衬的下表面设有一半圆形槽,所述送辊出口本体上设有若干通孔,并通过紧固件穿过通孔将送辊出口本体与耐磨内衬连接,所述送辊出口本体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凹槽之间设有一进水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有的一体式部位改为可拆卸式,由本体和更换件组成,更换件内嵌于本体,可拆卸更换,有两颗螺丝固定,同时背后开一个进水孔,以便冷却水进入进行降温;在插件磨损时可直接更换小插件,无需更换整体,不仅提升了使用寿命,更减少了更换频次,减少了备件费用,提升出口使用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轧钢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可拆卸式夹送辊出口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材夹送辊出口装置采用整体式出口设计。线材通过时与导管之间是滑动接触,容易对导管内表面产生划伤。磨损部位为不可拆卸式,使用消耗后需要整体更换,在实际生产中,因为温度以及速度的影响,造成出口磨损较大,平均每班(8小时)需要更换两次,对生产节奏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因为更换频次较多,导致备件紧张,造成员工工作量增加等。这就是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
实用新型内容
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拆卸式夹送辊出口装置。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夹送辊出口装置,包括夹送辊出口本体,所述送辊出口本体的下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一耐磨内衬,所述耐磨内衬的下表面设有一半圆形槽,所述送辊出口本体上设有若干通孔,并通过紧固件穿过通孔将送辊出口本体与耐磨内衬连接,所述送辊出口本体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凹槽之间设有一进水孔。
进一步,所述送辊出口本体上设有两个通孔。
进一步,所述耐磨内衬呈半圆柱状。
进一步,所述耐磨内衬呈长方体。
进一步,所述耐磨内衬内设有空腔,所述耐磨内衬的上表面设有进水口,耐磨内衬的一端设有出水口,且进士口和出水口均与空腔连通,所述进水口与进水孔对齐。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原有的一体式部位改为可拆卸式,由本体和更换件组成,更换件内嵌于本体,可拆卸更换,有两颗螺丝固定,同时背后开一个进水孔,以便冷却水进入进行降温;在插件磨损时可直接更换小插件,无需更换整体,不仅提升了使用寿命,更减少了更换频次,减少了备件费用,提升出口使用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所述的可拆卸式夹送辊出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1中所述的可拆卸式夹送辊出口装置拆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1中所述的可拆卸式夹送辊出口装置翻转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2中所述的耐磨内衬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夹送辊出口本体,2为耐磨内衬,3为紧固件,4为进水孔,5为空腔,6为进士口,7为出水口,8为半圆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更进一步的解释。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拆卸式夹送辊出口装置,包括夹送辊出口本体1,所述送辊出口本体的下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一耐磨内衬2,所述耐磨内衬的下表面设有一半圆形槽8(即容纳线材穿过的通道),所述送辊出口本体上设有两个通孔,并通过紧固件3(螺丝)穿过通孔将送辊出口本体与耐磨内衬连接,所述送辊出口本体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凹槽之间设有一进水孔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623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磨损线材导槽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经济型数控车床排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