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装机生产线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5836.0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338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3 |
发明(设计)人: | 宋学礼 | 申请(专利权)人: | 商丘市博大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7C7/00 | 分类号: | B67C7/00;B67C3/24;B67C3/22;B65G47/24 |
代理公司: | 郑州慧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60 | 代理人: | 黄永真 |
地址: | 476000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装 生产线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灌装机生产线,包括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推料机构、操作台、第三输送机构、灌装机、压盖机和主控箱,第一输送机构的传输方向与第二输送机构的传输方向垂直,第三输送机构传输方向与第二输送机构相同,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及第三输送机构上分别设有限宽可调的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和第三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下行方向设有第一挡料板,第二输送机构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推料机构和操作台,推料机构包括推块、推块驱动装置、限位挡板和限位挡板驱动装置,操作台上设有导向轮,第三限位机构出料口下行方向设有第二挡料板;主控箱与各个部件连接。本实用新型灌装稳定性高,各个工序衔接紧密、灌装高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漆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灌装机生产线。
背景技术
灌装是油漆生产中非常重要的步骤,灌装时涉及上料、灌装、压盖、下料等工序,现有的灌装机生产线设计不合理,无法实现各个工序的无缝对接,导致整个灌装操作的稳定性差,灌装效率低,因此为了提高产品线的稳定性及灌装效率,需要对灌装机生产线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灌装机生产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灌装机生产线,包括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推料机构、操作台、第三输送机构、灌装机、压盖机和主控箱,第一输送机构的传输方向与第二输送机构的传输方向垂直,第三输送机构传输方向与第二输送机构相同,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及第三输送机构上分别设有与沿传输方向分布且限宽可调的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和第三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的出料口的下行方向设有第一挡料板,第一挡料板由第一挡料板驱动装置提供动力,位于第一挡料板下行方向的第二输送机构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推料机构和操作台,操作台垂直设置于第二输送机构与第三输送机构之间,操作台的进料口与第二输送机构的出料口衔接、出料口与第三输送机构的进料口衔接,灌装机的灌注头设于操作台正上方,推料机构和操作台的个数对应,推料机构包括推块、推块驱动装置、限位挡板和限位挡板驱动装置,推块驱动装置和限位挡板驱动装置放置于搁置台上,操作台上设有灌装限位板、限位板安装架和用于将物料引导至第三输送机构的导向轮,第三限位机构的出料口的下行方向设有第二挡料板,第二挡料板由第二挡料板驱动装置提供动力;主控箱与各个部件连接,控制物料经由第一输送机构、第二输送机构输送后由推块推至操作台上,完成灌装后再经由导向轮的导向后进入第三输送机构,经过第三限位机构限位及导向后再进行压盖,第三限位机构的出料口的宽度恰好与物料的宽度匹配,压盖机设于第三限位机构的出料端的正上方。
优选的,第一限位机构、第二限位机构和第三限位机构所采用的限宽调整结构相同,限宽调整结构包括安装座、调节杆、拧紧轮和夹板,各个限位机构均包括相对设置的两列护栏,每列护栏包括高度不等的两根护拦杆,两根护拦杆之间通过夹板固定连接,调节杆的一端与夹板固定连接、另一端横向穿出安装座上部,安装座顶端设有用于压紧调节杆的拧紧轮。
更为优选的,第三限位机构包括前限位段、缓冲段和后限位段,前限位段用于与完成灌装后的物料衔接,后限位段用于与压盖机的进料口衔接,后限位段的宽度恰好与物料的宽度匹配。
最为优选的,还包括若干红外线传感器和光电开关,主控箱内设有MCU、控制电路和供电电路,红外线传感器分布于各个段位,将检测数据传回MCU, MCU通过计算后控制光电开关的启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科学,上料、灌装、下料的稳定性高,各个工序衔接紧密、灌装高效,值得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商丘市博大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商丘市博大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58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农药土壤污染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建筑工程用新型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