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4540.7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193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魏玉东;杨小东;张献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市暖磁热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44 | 分类号: | H05B6/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磁感应 加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陶瓷筒、嵌套在陶瓷筒内的加热筒和缠绕在在陶瓷筒外壁上的电磁线圈组,所述加热筒为导磁性金属材质,电磁线圈组包括有两个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外固定有聚磁磁条,所述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的变化磁场使导磁性金属材质的加热筒产生电磁感应涡流发热,两电磁线圈匝数相同且其两端引线分别连接有加热控制器,所述陶瓷筒的连段固定有固定架,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双线圈分别控制供电可以增加电路的电压电流,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加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磁加热器,其将电磁线圈倾斜缠绕加热管上,可以对加热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但现有的电磁加热器受其线圈电流影响,功率小,加热效果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使用多线圈分别供电和控制的电磁感应加热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陶瓷筒、嵌套在陶瓷筒内的加热筒和缠绕在在陶瓷筒外壁上的电磁线圈组,所述加热筒为导磁性金属材质,电磁线圈组包括有两个电磁线圈,电磁线圈外固定有聚磁磁条,所述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的变化磁场使导磁性金属材质的加热筒产生电磁感应涡流发热,两电磁线圈匝数相同且其两端引线分别连接有加热控制器,所述陶瓷筒的连段固定有固定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电磁线圈的导线外部嵌套有绝缘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加热控制器的数量为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加热筒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温控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所述聚磁磁条数量大于3个且以电磁线圈圆心线为轴心排列设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双线圈分别控制供电可以增加电路的电压电流,在保证安全性能的前提下提高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其中,1-陶瓷筒,2-加热筒,3-电磁线圈,4-聚磁磁条,5-加热控制器,6-固定架,7-控制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解释和说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参照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一种电磁感应加热装置,包括陶瓷筒1、嵌套在陶瓷筒1内的加热筒2和缠绕在在陶瓷筒1外壁上的电磁线圈组,所述加热筒1为导磁性金属材质,电磁线圈组包括有两个电磁线圈3,电磁线圈3外固定有聚磁磁条4,所述电磁线圈3通电产生的变化磁场使导磁性金属材质的加热筒2产生电磁感应涡流发热,两电磁线圈3匝数相同且其两端引线分别连接有加热控制器5,所述陶瓷筒1的连段固定有固定架6。
所述电磁线圈3的导线外部嵌套有绝缘管。
所述加热控制器5的数量为两个,加热控制器5为电磁线圈3提供电能,每个加热控制器5对应一个电磁线圈3,避免了使用一个加热控制器5和电磁线圈3导致的功率小,加热效果差。
所述加热筒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温控器。所述聚磁磁条数量大于3个且以电磁线圈圆心线为轴心排列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市暖磁热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市暖磁热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45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继电保护实验台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定向噪声监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