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太阳能制取氢气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1830.6 | 申请日: | 2019-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715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尹宏文;孙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横琴博信能源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02 | 分类号: | C25B1/02;C25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太阳能 制取 氢气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制取氢气的系统。本实用新型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1)、蓄电池组(2)、直流升压单元(3)、直流母线(4)、直流气体反应电解制氢装置(6),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1)用于通过光伏发电产生直流电,所述直流升压单元(3)用于将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1)产生的直流电进行升压,并通过所述直流母线(4)传送到所述蓄电池组(2)进行存储蓄电,所述直流气体反应电解制氢装置(6)用于从所述蓄电池组(2)获取电力,并通过气体反应电解制取氢气。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应用于制氢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太阳能制取氢气的系统。
背景技术
常温常压下,氢气是一种极易燃烧、无色透明、无臭无味且难溶于水的气体,化学式为H2。氢气是世界上已知的密度最小的气体,氢气的密度只有空气的1/14,即在0℃时,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氢气的密度为0.089g/L。所以氢气可作为飞艇、氢气球的填充气体。氢气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主要用作还原剂,除了用于一般工业用途,氢气还用于医学、清洁燃料等领域。
氢气最早于16世纪初被人工制备,当时使用的方法是将金属置于强酸中生成。目前工业上一般从天然气或水煤气制氢气,而不采用高耗能的电解水的方法,制得的氢气大量用于石化行业的裂化反应和生产氨气,但是其纯度一般。目前的制取纯度高的氢气技术主要有:(1)碱性电解槽制氢技术;(2)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制氢技术;(3)阴离子电解槽制氢技术;(4)固体氧化物电解槽制氢技术。其中,碱性电解槽制氢技术是目前工业商用主流技术,已应用了100多年,但是存在着耗能量大,造价较高的问题;质子交换膜电解槽制氢技术目前有一定的中小型商用,主要是造价高的问题制约其发展;阴离子电解槽制氢技术因为其不稳定,目前还处于有限商用阶段;固体氧化物电解槽制氢技术目前还处于实验室阶段。
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随着太阳能产业的技术进步和设备更新,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的投资成本越来越低,但是目前都仅是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存储为终端产品,鲜见开发新的存储方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将太阳能和制取氢气结合的技术路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太阳能制取氢气的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太阳能制取氢气的系统,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蓄电池组、直流升压单元、直流母线、直流气体反应电解制氢装置,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用于通过光伏发电产生直流电,所述直流升压单元用于将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产生的直流电进行升压,并通过所述直流母线传送到所述蓄电池组进行存储蓄电,所述直流气体反应电解制氢装置用于从所述蓄电池组获取电力,并通过气体反应电解制取氢气。
优选的,制得的氢气储存起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太阳能制取氢气的系统包括太阳能发电系统、蓄电池组、直流升压单元、直流母线、直流气体反应电解制氢装置,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用于通过光伏发电产生直流电,所述直流升压单元用于将所述太阳能发电系统产生的直流电进行升压,并通过所述直流母线传送到所述蓄电池组进行存储蓄电,所述直流气体反应电解制氢装置用于从所述蓄电池组获取电力,并通过气体反应电解制取氢气;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高效的太阳能发电系统与高效的制氢技术结合,将电能以氢气的方式储存起来,氢气作为终端产品,可以应用于发电输电、工业用氢、交通运输等方面,实现一种新的、可移动式的能源生产方式实现了制氢生产的低成本化,能源利用的高效化,太阳能发电的直流电的产生、输送、储存,直到输出使用,全部为直流电,避免了中间转换为交流电带来的能量损耗,进一步节能,为太阳能直接在制氢工厂内转化成氢气提供了全新的系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太阳能制取氢气的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横琴博信能源建设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横琴博信能源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18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漆包线生产用的绕线筒
- 下一篇:一种圆弧型抛物柱面反光板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