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指纹锁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1721.4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2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翁斌;李世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超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47/00 | 分类号: | E05B47/00;E05B9/00;E05B15/00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徐关寿 |
地址: | 321399 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经济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指纹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指纹锁,包括外面板,与外面板拼合形成容纳腔的内面板,及置于容纳腔内的锁体机构,锁体机构包括背面与内面板贴合的壳体,位于壳体外的电机,一端与电机相连、另一端伸入壳体内的驱动轴,与驱动轴啮合的第一齿轮,可随第一齿轮同步转动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可随第三齿轮同步转动的第四齿轮,及与第四齿轮啮合的第五齿轮,第五齿轮的中心形成供锁芯伸入的机械锁孔,第一齿轮的外周形成多个平行齿部,该齿部与第一齿轮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本实用新型电机的驱动轴和第一齿轮之间通过两个斜齿的配合,使得电机驱动力可以达到30公斤,而反向驱动电机进行机械解锁时则比较省力,解锁产生的噪音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锁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指纹锁。
背景技术
传统的指纹锁通过电机带动齿轮箱内的多个齿轮转动实现电子开锁的目的,在应急情况下则反向通过钥匙机械转动驱动电机上的轴转动实现机械开锁的目的。但是反向驱动电机比较费力,产生的噪音也较大,影响指纹锁的应急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过钥匙机械解锁时操作省力,解锁噪音小,整体体积较薄的指纹锁。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指纹锁,包括外面板,与外面板拼合形成容纳腔的内面板,及置于容纳腔内的锁体机构,所述锁体机构包括背面与内面板贴合的壳体,位于壳体外的电机,一端与电机相连、另一端伸入壳体内的驱动轴,与驱动轴啮合的第一齿轮,可随第一齿轮同步转动的第二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可随第三齿轮同步转动的第四齿轮,及与第四齿轮啮合的第五齿轮,所述第五齿轮的中心形成供锁芯伸入的机械锁孔,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周形成多个平行齿部,该齿部与第一齿轮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
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与驱动轴配合的第一齿轮外周的齿部,使得齿部具有一个倾斜角度,从而驱动轴上螺旋延伸的螺纹在驱动第一齿轮转动时,先与齿部的部分接触,由于齿部倾斜,从而在驱动轴的拨动下第一齿轮快速转动,在两个斜齿(第一齿轮上的齿部和驱动轴上的螺纹)的配合下,第一齿轮更好驱动,使得电机驱动的力量更大,同时反向驱动时更加省力,驱动时接触面积小,产生的噪音也相对较小。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的轴线与驱动轴的轴线相垂直,所述驱动轴自壳体底部垂直伸入壳体,所述齿部自靠近壳体背面一侧向另一侧、自下而上倾斜延伸。驱动轴自壳体底部伸入,电机安装在壳体下方,使得锁体机构的整体体积更小,厚度方向更薄。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轴上的螺纹自远离第一齿轮一侧向另一侧、自上而下倾斜螺旋延伸。齿部和驱动轴的倾斜方向相互配合实现第一齿轮和驱动轴之间更好的相互驱动。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同轴相连,且第二齿轮的外径小于第一齿轮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齿轮与第三齿轮同轴相连,且第四齿轮的外径小于第三齿轮的外径。多个齿轮配合驱动,增加驱动的稳定性,减小驱动力,保证锁体机构工作的有效进行。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相互拼合的背板和罩体,该背板与内面板相连,所述罩体上形成与第五齿轮适配的第一腔体,与第三齿轮适配的第二腔体,及供驱动轴伸入的开口。第一腔体的设置保证第五齿轮不会产生偏移,第一腔体对第五齿轮起到了保护作用,第二腔体的设置保证第三齿轮不会产生偏移,第二腔体对第三齿轮起到了保护作用,且安装时更加方便操作者对应安装,简化了安装程序。
进一步的,所述背板上形成与第一腔体、第二腔体轮廓适配的定位筋。定位筋方便安装连接背板和罩体时进行定位,简化了安装过程。
进一步的,所述罩体外周形成多个带有安装孔的凸耳,所述背板相应位置设有连接孔,连接件依次穿过连接孔和安装孔后与紧固件相连。凸耳设置在罩体的外周,避免罩体和背板的连接孔占据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的空间,在保证连接稳固的前提下减小罩体内空间的体积,也保证齿轮的稳固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超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超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172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产大豆磷脂油用的加热保温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升旗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