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陶瓷生产用浆料搅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31318.1 | 申请日: | 2019-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913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0 |
发明(设计)人: | 陈尚琪;陈秋婵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秋婵 |
主分类号: | B28C1/16 | 分类号: | B28C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陆滢炎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生产 浆料 搅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生产用浆料搅拌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端一侧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侧套设有螺纹套管,底板的顶端开设有与螺纹套管平行的条形滑槽,底板的顶端在条形滑槽处滑动设置有导向块,且其顶端固定安装有呈半球形的弧形顶块,底板的顶端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搅拌机构,包括两组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使得原料在搅拌混合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混匀的同时,其中粒径较大的颗粒物在搅拌杆上凸起的作用下的得到击碎,保证后续浆料的细腻;且使得搅拌釜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倾斜和摆动,避免内部的原料粘黏在搅拌釜的内壁上,保证后续生产的浆料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陶瓷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陶瓷生产用浆料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陶瓷在生产的过程中,其浆料是决定后续的成品品质的一个关键要素,浆料在生产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混合多种原料,从而提高后续的生产品质,但是由于原料之中存在颗粒较大的部分,在混合的过程中如果不对这些原料进行处理容易影响后续的陶瓷生产,且在搅拌的过程中由于原料较为粘稠,容易粘黏在容器的底部,使得搅拌的效果不佳,影响浆料的质量,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陶瓷生产用浆料搅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陶瓷生产用浆料搅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陶瓷生产用浆料搅拌装置,包括底板,底板的顶端一侧设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固定安装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侧套设有螺纹套管,底板的顶端开设有与螺纹套管平行的条形滑槽,底板的顶端在条形滑槽处滑动设置有导向块,且其顶端固定安装有呈半球形的弧形顶块,底板的顶端远离第一电机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搅拌机构,包括两组支撑杆,支撑杆的上部均开设有圆形通孔,支撑杆之间设有搅拌釜,搅拌釜的两侧上部固定安装有固定杆,固定杆在圆形通孔内贯穿支撑杆,搅拌釜的顶部,且其顶部固定安装有顶板固定安装有竖直杆,顶板的底端通过设有输出轴竖直向下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伸入搅拌釜内部的转动杆,转动杆的外侧均匀安装有若干组搅拌杆。
优选的,所述弧形顶块的底部高度高于处于竖直状态时的搅拌釜的底端高度。
优选的,所述弧形顶块的顶部高度低于处于水平状态时的搅拌釜的底端高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转动杆和搅拌釜的轴心线重合。
优选的,所述搅拌杆的外侧均匀设有若干凸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首先通过第二电机、转动杆和搅拌杆的设置,使得原料在搅拌混合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混匀的同时,其中粒径较大的颗粒物在搅拌杆上凸起的作用下的得到击碎,保证后续浆料的细腻;
2、通过第一电机、螺纹杆、导向块和弧形顶块的作用,使得搅拌釜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倾斜和摆动,避免内部的原料粘黏在搅拌釜的内壁上,保证后续生产的浆料的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陶瓷生产用浆料搅拌装置的未工作状态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陶瓷生产用浆料搅拌装置的工作状态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陶瓷生产用浆料搅拌装置的搅拌机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板1、导向块2、搅拌机构3、螺纹套管4、螺纹杆5、第一电机6、弧形顶块7、竖直杆8、搅拌釜9、支撑杆10、固定杆11、搅拌杆12、转动杆13、顶板14、第二电机1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秋婵,未经陈秋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313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修复混合装置
- 下一篇:利用坡面渗水的自动滴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