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通道SSO溢流污染消除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7645.X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01455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孙巍;张文胜;李亮;熊晖;徐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0 | 分类号: | E03F3/00;E03F5/04;E03F5/10;E03F5/14;E03F5/22 |
代理公司: | 武汉河山金堂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12 | 代理人: | 胡清堂 |
地址: | 43001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sso 溢流 污染 消除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分流制溢流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全通道SSO溢流污染消除控制系统,针对分流制污水溢流,对排向城市水体的全通道分流制雨水干管进行截留,并保留暴雨时期直排水体的安全溢流通道,对截流的污水收集后进行统一处理、消除污染,本实用新型是城市排水末端保护水环境的重要兜底措施,有针对性的对不同时段SSO溢流污水进行处理,投资少且处理方式灵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分流制溢流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通道SSO溢流污染消除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分流制排水体制是指用不同管渠系统分别收集、输送污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将城市污水全部送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排放,而雨水未加处理直接排入水体。相对于合流制排水体制而言,从环境保护及维护管理方面看已然是一种进步。但其初雨径流对城市水体造成的污染也仍是非常严重。雨水径流有明显的初期冲刷作用,即在多数情况下,污染物是集中在初期的数毫米雨量中。初期雨水在路面上的径流,携带N、P、废油及砂粒等各类污染物,是较大的面源污染,污染程度高,处理难度大,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但目前,Separate Sewer Overflow(SSO)——分流制污水溢流的常规治理思路,只是解决了一个通道也即最初期径流污染的问题,对中期、后期的雨水径流污染没有解决,且因截留措施的闭合性较差,故目前初雨治理效果不显著,因此,研发一种针对全通道的SSO溢流污染消除控制系统对于改善水环境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全通道SSO溢流污染消除控制系统,以处理全通道SSO溢流污染源,并进行统一控制消除。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全通道SSO溢流污染消除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分流制雨水干管,所述分流制雨水干管出水端设有截流井,所述截流井的出水口处设有截污支管,所述截污支管一端设有截污干管,所述每个截污支管连通着截污干管,所述截污干管终端设有调蓄池,所述调蓄池出口设有污水处理厂,所述调蓄池与污水处理厂之间设有污水提升泵。
优选的,所述截流井出水口处还设有雨水管道直排水体通道。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雨水管道直排水体通道与调蓄池出口处设有生态排口。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截污支管与截污干管之间还设有截污检查井。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截污干管与调蓄池之间设有高效旋流沉砂装置,所述截污干管与调蓄池连接处设有第一出口闸,所述截污干管与高效旋流沉砂装置连接处设有第二出口闸。
再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调蓄池一侧的出水处设有控制闸,所述控制闸的另一侧设有水力平板溢流细格栅。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将截流的SSO污水集中处理,运维管理方便,降低SSO污染处理难度,还可确保治理效果,也是城市排水末端保护水环境的重要兜底措施。
(2)对不同时期的SSO溢流污染均采用相应的消除手段,用较少的投资全面消除SSO溢流污染。
(3)保留每个SSO溢流排口直排水体的通道,确保城市道路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对直排水体的通道采用生态排口,进一步消除SSO溢流污染。
(4)采用本系统,通过对SSO的调蓄削峰作用,可提高城市防洪排涝的安全性。
(5)与城市污水处理系统、受纳水体、城市排水管网有机结合,可实施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全通道SSO溢流污染消除控制系统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764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水防蚊虫的照明灯具
- 下一篇:一种晶圆加热器表面温度分布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