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无人车内部监控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223746.X | 申请日: | 2019-12-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94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5 | 
| 发明(设计)人: | 万博;雷川川;刘大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吉立达机器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B60R11/04 | 
| 代理公司: | 河南科技通律师事务所 41123 | 代理人: | 樊羿;张晓辉 |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郑州市市辖区郑州高***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无人 内部 监控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车内部监控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无人车自动化程度不高,无法识别自身状态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安装在无人车的内壁,支撑架上固定有方向向下的摄像头,摄像头通过USB通信线与无人车内部的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检测范围广,收集到的图像可用于检测无人车状态,提高无人车的自动化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人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人车内部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都趋向于自动化、智能化,各种无人设备的兴起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解放了人的双手,让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创造。
在商品配送领域同样如此,传统的配送一直以来都是人来主导,前端集中处理商品还好,但是到了末端需要挨家挨户去分流的时候就需要大量的人工,不仅费力而且效率不高,影响用户体验。因此,有技术人员提出的无人配送的设计方案,利用无人配送车在小区街道进行往来穿梭,虽然这种无人车一定程度上拥有的“脚”的功能,但是它们还差一双“眼睛”,只能等待用户给予指令然后动作,无法自主进行判断,这样,一方面增加了用户的操作步骤,另一方面也不利于无人车的自主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人车内部监控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无人车自动化程度不高,无法识别自身状态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无人车内部监控装置,包括支撑架,支撑架安装在无人车的内壁,支撑架上固定有方向向下的摄像头,摄像头通过USB通信线与无人车内部的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无人车包括能够同时打开的上盖和前门,支撑架设置于前门的正对面。
进一步的,支撑架包括支腿和安装板,支腿和安装板固定连接且二者的夹角为钝角。
进一步的,支腿方向水平,安装板与支腿的夹角为120°~150°。
进一步的,支腿的末端设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螺纹孔。
进一步的,无人车的内壁为柱状腔体,支撑架安装于腔体的2/3高度处。
进一步的,支撑架为不锈钢材质。
进一步的,无人车内部的控制器包括存储模块,用于保存和摄像头获取的图像进行对比的标准图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在无人车货仓的内壁上设置摄像头,该摄像头正对仓门,方向朝斜下方,能够最大范围的观测到仓内的情况,摄像头连接到无人车内部的控制系统,将实时采集到的无人车内部的状态图像与空载时候的图像进行比对,若相同,则表明仓内的商品被取出,此时无人车自动关闭仓门,无需人工操作,自动化程度高,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无人车内部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无人车内部监控装置的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无人车内部监控装置的工作过程示意图。
图中,1为壳体,2为商品,3为隔离板,4为控制器,5为摄像头,6为支撑架,11为支腿,12为固定板,13为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以下实施例只是用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以下实施例中所涉及或依赖的程序均为本技术领域的常规程序或简单程序,本领域技术人员均能根据具体应用场景做出常规选择或者适应性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吉立达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吉立达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374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蓝牙信标的室内定位系统
 - 下一篇:基于热感应启动的摄像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