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漆包线的导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20207.0 | 申请日: | 2019-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120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黄云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国铭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7/14 | 分类号: | B65H57/14;B65H57/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漆包线 导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漆包线的导线装置,其包括支架和导线转轮,支架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竖杆、横杆和转杆,转杆固定设置有安装杆,安装杆固定设置有定位筒,导线转轮开设有穿孔,安装杆穿设于穿孔,安装杆远离转杆的一端开设有放置腔,安装杆的侧壁开设有多个贯穿放置腔的通孔,通孔位于导线转轮背向定位筒的一侧,通孔内穿设有挡杆,挡杆的长度小于安装杆的半径,挡杆位于放置腔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推杆,放置腔穿设有推移螺杆,推杆远离挡杆的一端与推移螺杆端部的中心转动连接,推移螺杆连接有驱动机构。利用驱动装置驱动推移螺杆移动,可以驱动挡杆在通孔滑动,从而方便对导线转轮进行拆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漆包线的导线装置。
背景技术
漆包线是由内部的导线及包裹导线的土层组成,漆包线的生产工艺包括退火、涂漆、烘焙、冷却和收线等工艺,在收线过程中通常利用导线转轮与高速旋转的收线盘相互配合,使漆包线缠绕在收线盘上。
现有的,如中国专利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告号CN109335844A公开了漆包线涂油导线支架,包括支架,安装在支架上部的第一过线轮和第二过线轮,安装在支架下部的张力摆杆机构,安装在支架侧部的排线伺服电机,被排线伺服电机驱动的丝杆,与丝杆配套使用的螺母座,与螺母座连接的排线导向块,安装在排线导向块上的第一排线轮和两个第二排线轮,安装在支架侧部的毛毡涂油机构。该结构能够使涂油漆包线稳定地、有序地进行排线,使漆包线能够均匀地缠绕在收线盘上,此外,通过张力摆杆机构灵活探知漆包线的绕线张力大小并及时地灵活地调整绕线速度,使漆包线能以恒定的张力和速度进行缠绕,防止了漆包线发生断线情况,保证了漆包线缠绕的均匀性,提高了漆包线的收线效率。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对漆包线进行导线的第一排线轮和第二排线轮均固定在支架上,第一排线轮或第二排线轮发生损坏时,拆装比较麻烦,不便于对第一排线轮或第二排线轮进行维修更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漆包线的导线装置,其具有方便对导向装置进行拆装、更换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漆包线的导线装置,包括支架和导线转轮,所述支架包括依次相连接的竖杆、横杆和转杆,所述转杆固定设置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固定设置有定位筒,所述导线转轮开设有穿孔,所述安装杆穿设于穿孔,所述安装杆远离转杆的一端开设有放置腔,所述安装杆的侧壁开设有多个贯穿放置腔的通孔,所述通孔位于导线转轮背向定位筒的一侧,所述通孔内穿设有挡杆,所述挡杆的长度小于安装杆的半径,所述挡杆位于放置腔的一端转动设置有推杆,所述放置腔穿设有推移螺杆,所述推杆远离挡杆的一端与推移螺杆端部的中心转动连接,所述推移螺杆连接有驱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杆穿过穿孔,将导线转轮转动安装在安装杆上,利用驱动机构驱动推移螺杆在放置腔内朝向推移杆一侧移动,使多个推杆靠近挡杆的一端相互远离,从而驱动挡杆伸出安装杆的侧壁,将导线转轮固定在定位筒和挡杆之间,从而对导线转轮进行固定;拆卸时,驱动推移螺杆背向推移杆移动,使多个推杆靠近挡杆的一端相互靠近,挡杆远离推杆的一端移动到与安装杆的侧壁相互齐平的位置,导线转轮可以从安装杆上脱离出来,方便对导线转轮进行拆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为转筒,所述转筒的直径不大于安装杆的直径,所述转筒的一端与安装杆远离支架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转筒的内侧壁设置有螺纹,所述推移螺杆远离推杆的一端穿设于转筒,且与转筒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转筒,可以驱动推移螺杆在放置腔内部移动,从而可以驱动挡杆在通孔内部滑动,从而实现对导线转轮进行安装和拆卸的操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移螺杆位于转筒背向安装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定位片,所述推移螺杆位于转筒朝向安装杆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定位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国铭电气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国铭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202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低温冷水机循环水路系统
- 下一篇:一种湿法混合制粒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