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波分复实验调试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11206.X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61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光陆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B23/22 | 分类号: | G09B23/22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汇天健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57 | 代理人: | 周成宝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波 实验 调试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波分复实验调试夹具,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分波端,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合波端,壳体内设有磁铁板,磁铁板通过磁性与若干安装夹框可拆卸连接,安装夹框包括金属座、支撑杆和夹框,支撑杆的一端与金属座连接,另一端与夹框轴接,夹框与光学镜片可拆卸连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通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波分复实验调试夹具。
背景技术
由于光纤通讯发展迅速,随着单根光纤传输容量需求的提升,如视频影像等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中的实时传输,直接要求最大利用光纤的宽度。波分复用(WDM)技术是用于提高传输容量的关键技术之一,对各波长彼此不同的多个光信号进行多路复用。
光波分复一般包括合波和分波两个概念,合波是指接收多路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后,其原理如图1所示,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合成一个光束通过光纤传出。分波是指接收一个含有不同波长光信号的光束,其原理如图2所示,然后将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分出。
一般的光波分复器都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光束从接收端接入,然后经过光学镜片处理后,从发送端送出。光波分复器用于分复光束的光学镜片一般包括滤片、偏移棱镜、反射镜等,通过光束经过偏移棱镜、滤片、反射镜等实现最终的分合波。
一般的光波分复性能指标有光纤损耗、光纤色散、耦合效率等。而这些指标与镜片整体布局、入射角、耦合长度(元件与元件之间距离)、元件的折射率有关系的。因此,研发人员在设计光波分复器时,需要利用大量的数据进行计算,来得到最终满足指标的光波分复器的各个元件的参数。而通过计算的到的数据只是理论上的,因此还需要在实验室选用上述参数的各元件做出实验样品来进行验证,经过多次参数的调整、样品的调试,最后才能得到指标稳定,可以进入工厂流水作业的技术方案。
现有技术中,实验过程中的调试样品主要是研究人员按照技术方案给出的参数数据,手工将各元件黏在壳体的对应位置(即手工做一个光波分复器的样品出来)。而现有技术采用的这种方式的主要问题是,不便于调试,即当参数发生变化,比如需要换折射率不同的光学镜片、改变入射角、调整距离时非常麻烦,一般都是又重新做一个样品,浪费时间,也浪费材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波分复实验调试夹具,模拟光波分复器的结构,元件可拆卸安装在夹具上,更换元件方便,且调整角度和调整距离十分方便,便于研究人员在实验室的调试工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波分复实验调试夹具,包括壳体,壳体的一端设有至少两个分波端,壳体的另一端设有合波端,壳体内设有磁铁板,磁铁板通过磁性与若干安装夹框可拆卸连接,安装夹框包括金属座、支撑杆和夹框,支撑杆的一端与金属座连接,另一端与夹框轴接,夹框与光学镜片可拆卸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夹框包括开口朝上的门型框,门型框内侧设有插槽,片状的光学镜片通过插接形式安装在门型框内。
作为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夹框包括底框和两个边框,两个边框底端分别连接在底框两侧,两个边框顶部由向上收拢趋势,模拟三角形下部的结构;在夹框内壁设有与其整体形状匹配的橡胶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一种光波分复实验调试夹具,在光波分复器的研发过程中,便于研发人员制作实验样品,调试实验样品,节约时间成本和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合波原理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分波原理示意图。
图3为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安装夹框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光陆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光陆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112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空调电机铝质外壳
- 下一篇:一种带有防护外壳的智能自整定PID调节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