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的时延耦合腔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09623.0 | 申请日: | 2019-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75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华斌;刘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盐城东山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8 | 分类号: | H01P1/208 |
代理公司: |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王利斌 |
地址: | 224006 江苏省盐城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耦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的时延耦合腔,包括耦合腔体,耦合腔体内腔左右分别设有TX第一谐振腔与RX第一谐振腔,TX第一谐振腔与RX第一谐振腔之间设有耦合螺杆,TX第一谐振腔与RX第一谐振腔在耦合腔体一侧还设有窗口,TX第一谐振腔与RX第一谐振腔下端设有加强筋,TX第一谐振腔下端与传输杆连接,传输杆远离TX第一谐振腔另一端设有过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实现了时延一致性,提高空间利用率。在体积固定的情况下,解决了首腔直连时延一致性差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共腔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射频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的时延耦合腔。
背景技术
在射频器件中对于多频信号合路通常采用首腔直连或者公共腔形式,首腔直连分为三个分部,第一部分是天线口传输杆;第二部分是TX第一谐振腔与RX第一谐振腔;第三部分是连接TX第一谐振腔与RX第一谐振腔的抽头片或抽头线。公共腔形式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天线口传输杆,第二部分是公共谐振腔,第三部分是连接公共谐振腔与天线传输杆的抽头片或抽头线;第四部分是TX第一谐振腔与RX第一谐振腔;第五部分是公共腔分别与TX第一谐振腔与RX第一谐振腔的耦合窗口。
对于通讯基站双工器和多工器中使用的滤波器,除了要求具有选择性好、插损低,带外抑制高,传输零点可控外,对体积大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采用首腔直连方式,端口时延一致性差,合路输出端抽头线容易交织在一起,每个通道相互影响大,一方面增加调试难度,降低调试效率,严重情况会导致返工维修。另一方面,天线传输杆分别与TX第一谐振腔和RX第一谐振腔的抽头线焊接,增加焊接难度,降低互调通过率。
采用公共腔方式,会占用更多的空间,一方面在相同体积下,会缩小有效腔空间,指标性能会降低;另一方面,采用共腔谐振器,增加材料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时延耦合腔,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的时延耦合腔,包括耦合腔体,所述耦合腔体内腔左右分别设有TX第一谐振腔与RX第一谐振腔,所述TX第一谐振腔与所述RX第一谐振腔之间设有耦合螺杆,所述TX第一谐振腔与RX第一谐振腔在所述耦合腔体一侧还设有窗口,所述TX第一谐振腔与所述RX第一谐振腔下端设有加强筋,所述TX第一谐振腔下端与传输杆连接,所述传输杆远离所述TX第一谐振腔另一端设有过孔。
优选的,所述RX第一谐振腔与所述TX第一谐振腔通过所述窗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耦合螺杆设置在所述窗口中心上方,且所述耦合螺杆用于微调耦合值。
优选的,所述窗口的大小可根据需求进行改变,所述窗口用于增强耦合。
优选的,所述传输杆通过所述过孔与所述TX第一谐振腔连接。
优选的,所述传输杆与所述过孔为五十欧姆匹配。
有益效果
实现了时延一致性,提高空间利用率。在体积固定的情况下,解决了首腔直连时延一致性差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共腔占用空间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耦合腔体,2-TX第一谐振腔,3-RX第一谐振腔,4-耦合螺杆,5-加强筋,6-传输杆,7-过孔,8-窗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盐城东山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盐城东山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96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临时电缆线多功能挂线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空调电机铝质外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