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03029.0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27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余晓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德仕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 |
代理公司: | 金华大器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45 | 代理人: | 童健 |
地址: | 321201 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桐琴东干凤凰山***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锅具,属于厨具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的锅具干烧易变形的问题。本锅具包括锅体和锅底,所述锅底的内侧面上具有一凹陷的油点,所述的油点呈圆形,包括多个孔径不同的环体,多个环体同心设置,相邻两个环体之间,较大环体的内沿与较小环体的外沿对应周向连接形成连接凹线。本锅具在锅底处设置了下凹的油点,能让食用油汇集于此,便于迅速加热位于油点处的食用油。油点处的环体和凸起结构,能对抗锅底干烧时的形变力,缓解干烧时的变形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厨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锅具,特别涉及一种能有效缓解干烧问题的锅具。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用户在蒸煮等长时间烹饪的过程中,常常需要离开厨房去干别的事情,如此当锅内水烧干后,由于用户未能够及时关火,导致锅具持续干烧,容易将锅具烧坏变形。
现有的锅具在对待干烧问题上,通常都是增加干烧状态检测装置,一旦检测到锅具处于干烧状态,则进行警示,提醒用户及时关火。这类检测装置结构复杂,造成锅具成本增加,并且这些检测装置通常带有一些电子器件,长期在灶炉上进行加热,极易损坏,因此目前还无法进行大规模推广应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锅具所存在的上述问题,而提出了一种不增加附加装置就能缓解干烧的锅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锅具,包括锅体和锅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锅底的内侧面上具有一凹陷的油点,所述的油点呈圆形,包括多个孔径不同的环体,多个环体同心设置,相邻两个环体之间,较大环体的内沿与较小环体的外沿对应周向连接形成连接凹线。
在上述的一种锅具中,多条圆形的连接凹线同心设置,且所处高度自内而外逐渐升高。
在上述的一种锅具中,所述环体的上表面环绕油点圆心均具有一圈凸起,相邻两个环体之间,较大环体上凸起的最大高度高于较小环体上凸起的最大高度。
油点相对于锅底下凹,使得这个部位导热更加迅速。食用油导入后,会集中汇于该油点内,使得食用油的加热更加迅速,油点处具有多个波浪形同心设置的环体,环体上设置凸起,干烧时使锅底不易变形。
在上述的一种锅具中,所述油点位于锅底的中心。
在上述的一种锅具中,所述锅底的外侧面上位于上述油点处设有外凹腔。锅底在油点处较薄,便于迅速加热。
在上述的一种锅具中,所述的锅底的内外侧面均为平面。
在上述的一种锅具中,锅体和锅底为一体式结构。
在上述的一种锅具中,所述锅体的下部具有多条以油点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的凹槽,凹槽的横截面呈弧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锅具在锅底处设置了下凹的油点,能让食用油汇集于此,便于迅速加热位于油点处的食用油。油点处的环体和凸起结构,能对抗锅底干烧时的形变力,缓解干烧时的变形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是图2在A处的剖面视图。
图4是油点的示意图。
图中,1、锅体;2、锅底;3、锅柄;4、油点;5、凹槽;6、环体;7、连接凹线;8、凸起;9、外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德仕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德仕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30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厚重防滑型水杯
- 下一篇:一种空间立体的可拆卸式展示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