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凝器吸风散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201330.8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6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丁常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丹泊仪器(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4F1/14;F25D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凝器 散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冷凝器吸风散热装置,包括套设在冷凝器A外侧的旋转筒,所述旋转筒两端面分别设有一个与之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便于冷媒管的穿过,左右两个连接管外侧套设有固定轴承,所述固定轴承与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为U型结构,与地面接触的支撑架表面设有若干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用于带动旋转筒转动的旋转组件;所述旋转筒外侧阵列分布有至少一个进风端口,所述进风端口处设有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与旋转筒表面切面夹角在四十到六十度之间,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装置的弊端进行设计,可以在冷凝器A周围进行吹气,极大的增大了散热面积,保证了冷凝器A的散热效果,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恒温恒湿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冷凝器吸风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恒温恒湿试验箱由调温(加温、制冷)和增湿两部分组成。通过安装在箱体内顶部的旋转风扇,将空气排入箱体实现其他循环、平衡箱体内的温、湿度,由箱体内置的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至温、湿度控制器(微型信息处理器)进行编辑处理,下达调温调湿指令,通过空气加热单元、冷凝管以及水槽内加热蒸发单元的共同完成。
在空调系统中需要对冷凝器进行散热处理,从而使得冷凝器中冷媒的热量散走,降低冷媒的温度,使得冷媒的初始温度降低,然后在蒸发器中就可以吸收更多的热量,保证制冷效果,现有的散热方式是通过风扇向冷凝器吹风,从而使得其表面的热量散去,但是这种方式只能对其一个面进行散热,降温效果不佳。
针对这一问题,现在提供一种改进的散热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凝器吸风散热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凝器吸风散热装置,包括套设在冷凝器A外侧的旋转筒,所述旋转筒两端面分别设有一个与之连通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便于冷媒管的穿过,左右两个连接管外侧套设有固定轴承,所述固定轴承与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架为U型结构,与地面接触的支撑架表面设有若干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上设有用于带动旋转筒转动的旋转组件;
所述旋转筒外侧阵列分布有至少一个进风端口,所述进风端口处设有导流叶片,所述导流叶片与旋转筒表面切面夹角在四十到六十度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连接管端部的从动带轮,从动带轮通过皮带与驱动带轮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带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支撑架的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流叶片与旋转筒表面切面夹角为五十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流叶片采用铜质材料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架上还设有用于产生雾化液滴的雾化部件,雾化部件包括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内部设有雾化泵,雾化泵的出料端与设置在储水箱顶部的雾化喷头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装置的弊端进行设计,可以在冷凝器A周围进行吹气,极大的增大了散热面积,保证了冷凝器A的散热效果,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支撑架1、进风端口2、旋转筒3、连接管31、导流叶片4、固定轴承5、从动带轮6、皮带7、驱动带轮8、驱动电机9、雾化喷头81、储水箱82、冷凝器A。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丹泊仪器(昆山)有限公司,未经丹泊仪器(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2013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点胶治具
- 下一篇:一种悬臂吊起重机立柱加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