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内切模具用切刀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96198.6 | 申请日: | 201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58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胡华丹;陶宣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真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F1/44 | 分类号: | B26F1/44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215311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内切 模具 用切刀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内切模具用切刀结构,包括模具主体,模具主体内设置有切刀、切刀托板和托板底座,切刀包括刀杆和刀片,模具主体内开设有分别用于刀杆和刀片运动的刀杆通道和刀片通道,刀片通道的下面连有托板通道,托板通道内设置有切刀托板,切刀托板的上端与刀杆的下端旋合连接,切刀托板设置在托板通道内,切刀托板包括一体连接的上直杆部和下倒凸形台部,上直杆部上套设有弹簧,托板底座设置在下倒凸形台部的外圈,托板底座上设置有定位凸起,定位凸起穿过下倒凸形台部的台阶部,托板底座的外圈设置有限位凸起,托板通道内壁开设有与限位凸起配合的凹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内切模具用切刀结构,免除切刀底座结构,切刀材料利用率高且方便拆卸。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内切模具用切刀结构,属于模内切模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模内切最新技术是用微型油缸配合切刀,装在模具内部,外接超高油压控制设备,实现在保压完成后,产品与料头分离,产品二次保压,挤压仿形,冲孔等动作。现有技术中,一般会在切刀的底端设置有较大底座结构,用于和弹簧配合。较大的底座结构的设计会影响切刀的材料利用率。另外,切刀损害后需要及时更换,需要具有简便的连接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免除切刀底座结构,切刀材料利用率高且方便拆卸的模内切模具用切刀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模内切模具用切刀结构,包括模具主体,所述模具主体内设置有切刀、切刀托板和托板底座,所述切刀包括刀杆和刀片,所述模具主体内开设有分别用于所述刀杆和刀片运动的刀杆通道和刀片通道,所述刀片通道的下面连有托板通道,所述托板通道内设置有所述切刀托板,所述切刀托板的上端与所述刀杆的下端旋合连接,所述切刀托板设置在所述托板通道内,所述切刀托板包括一体连接的上直杆部和下倒凸形台部,所述上直杆部上套设有弹簧,所述托板底座设置在所述下倒凸形台部的外圈,所述托板底座上设置有定位凸起,所述定位凸起穿过所述下倒凸形台部的台阶部,所述托板底座的外圈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托板通道内壁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的凹槽。
所述刀杆下部外壁上开设有旋合凹槽,所述上直杆部上端开设有与所述旋合凹槽配合的旋合凸起。
所述定位凸起的个数为N个,沿着所述下倒凸形台部的周圈均匀分布,其中N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所述定位凸起的个数为2个。
所述限位凸起的的个数为M个,沿着所述托板通道内壁均匀分布,其中M为大于等于2的整数。
所述限位凸起的的个数为4个。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模内切模具用切刀结构,通过设置与切刀旋合相连的切刀托板,弹簧的作用力直接作用在切刀托板上,而不用作用在切刀上,免除切刀底座结构,材料利用率高。另外,本实用新型中部件较少且部件之间方便拆卸,有利于切刀损害后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模内切模具用切刀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刀杆和上直杆部连接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刀杆和上直杆部连接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如下:1-模具主体、2-切刀、3-切刀托板、4-托板底座、5-弹簧、11-刀片通道、12-刀杆通道、13-托板通道、21-刀片、22-刀杆、31-上直杆部、32-下倒凸形台部、41-定位凸起、42-限位凸起、221-旋合凹槽、311-旋合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真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未经真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961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