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墙板生产线的供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9843.1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56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陈登科;徐海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新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11/10 | 分类号: | B05C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中山市阜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产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板生产线的供胶装置,包括储存罐、环形排管、连通管、翅片组、循环管道、输送管、供胶泵、伺服电机、传动杆、转盘、混合叶板、电动推杆、连接杆、电热板、保温板和注料管,所述储存罐内侧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环形排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环形排管相对的一侧分别与连通管的两端固定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外表面与翅片组的内侧壁相套接。本实用新型达到了使粘合胶水始终处于适宜流动性的目的,保证了胶水始终处于恒温状态,避免凝固现象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胶水的流动性,便于供胶泵对胶水进行输送转运,因此提高了对于墙板基材涂胶动作的均匀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板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墙板生产线的供胶装置。
背景技术
装配式大板结构用预制混凝土墙板和楼板拼装成的房屋结构,主要优点是可以进行商品化生产,现场施工效率高,劳动强度低,自重较轻,结构强度与变形能力均比混合结构好。墙板按建筑功能分为内墙板和外墙板。内墙板主要用作承重构件,用单一材料做成。外墙板一般为非承重墙板,兼有保温、隔热、防水等功能,构造较为复杂,有的用多种材料做成复合墙板。
在现代化建筑工程中,墙板能够采用生产线的方式进行预先生产,极大程度缩短了施工工期,同时提高了工作效率,然而在墙板的生产过程中,需要通过在连接层之间涂抹胶水,以此提高层面之间的连接强度,然而由于粘接剂自身的流动性较差,容易受到温度的影响,因此导致胶水的涂抹作业无法顺利进行,同时对于储存罐内部的中心位置,胶水的凝固现象最为严重,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储存罐内部的中心位置保证恒温状态,从而提高胶水的流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墙板生产线的供胶装置,达到了使粘合胶水始终处于适宜流动性的目的,保证了胶水始终处于恒温状态,避免凝固现象的发生,同时还能够提高胶水的流动性,便于供胶泵对胶水进行输送转运,因此提高了对于墙板基材涂胶动作的均匀性。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墙板生产线的供胶装置,包括储存罐、环形排管、连通管、翅片组、循环管道、输送管、供胶泵、伺服电机、传动杆、转盘、混合叶板、电动推杆、连接杆、电热板、保温板和注料管,所述储存罐内侧壁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环形排管的外侧壁固定连接,两个所述环形排管相对的一侧分别与连通管的两端固定连通,所述连通管的外表面与翅片组的内侧壁相套接,所述环形排管的一侧与循环管道的一端固定连通,两个所述循环管道的另一端分别与蒸汽发生器的输出端和回流端固定连通,所述储存罐右侧的底部通过输送管与供胶泵的输入端固定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伺服电机的一侧与储存罐顶部的中间位置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底部与储存罐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杆的顶部传动连接,所述传动杆的外表面与转盘的内侧壁相套接,且传动杆与转盘滑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盘的外边缘与混合叶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混合叶板相对于转盘呈倾斜四十五度角设置,所述混合叶板的数量为六个。
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外表面的两侧均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形状为矩形通槽。
进一步地,所述电动推杆位于传动杆内部的中间位置,所述电动推杆的底部与储存罐内壁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顶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分别通过两个所述限位槽与转盘内侧壁的两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储存罐内壁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电热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储存罐的外表面与保温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储存罐顶部的一侧与注料管的一端固定连通,所述注料管上设置有密封盖。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新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新硕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984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