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加强型钢管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9738.8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3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刘翰波;葛锋;孙恩林;刘志强;陈栋杰;汪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24 | 分类号: | E02D5/24;E02D5/28;E02D5/52;E02D5/6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互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32 | 代理人: | 成秋丽 |
地址: | 20003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加强型 钢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强型钢管桩结构,包括钢管桩本体和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固设在钢管桩本体的桩顶;所述加强件由第一加强环和第二加强环组成,第一加强环裸露在钢管桩本体的顶部外侧,所述第二加强环包覆在钢管桩本体的顶部周壁上,所述第一加强环位于第二加强环上方并且两者之间满焊;所述第一加强环和第二加强环上分别具有多个避让孔,第一加强环的避让孔与第二加强环的避让孔错位设置。本实用新型第二加强环与钢管桩本体焊接固定,第一加强环与第二加强环焊接固定,在原有钢管桩本体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第一加强环和第二加强环,提高钢管桩的承载能力。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桩基施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加强型钢管桩结构。
背景技术
钢管桩目前广泛应用于桥梁、码头、房屋等小型到大型建筑物的桩基础中,无论是起吊运输或是沉桩接桩都很方便,且承载力高。
在地质较软的区域施工钢管桩时,常规钢管桩无法满足设计要求。因此,有必要对现有钢管桩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加强型钢管桩结构,在桩顶焊接钢板加固,提高钢管桩的承载能力。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加强型钢管桩结构,包括钢管桩本体和加强件,所述加强件固设在钢管桩本体的桩顶;
所述加强件由第一加强环和第二加强环组成,第一加强环裸露在钢管桩本体的顶部外侧,所述第二加强环包覆在钢管桩本体的顶部周壁上,所述第一加强环位于第二加强环上方并且两者之间满焊;
所述第一加强环和第二加强环上分别具有多个避让孔,第一加强环的避让孔与第二加强环的避让孔错位设置。
本实用新型第二加强环与钢管桩本体固定,第一加强环与第二加强环焊接固定,在原有钢管桩本体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第一加强环和第二加强环,提高钢管桩的承载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强环的高度大于第二加强环的高度,所述第二加强环上设有开口,第二加强环的开口处设有卡箍,第二加强环与钢管桩本体通过卡箍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管桩本体的榫头从第一加强环的避让孔伸出,一个钢管桩本体的榫头穿过另一个钢管桩的第二加强环本体上避让孔与另一个钢管桩本体的榫槽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榫头和榫槽的配合实现两个钢管桩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强环和第二加强环的壁厚均不小于钢管桩本体的壁厚。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第一加强环和第二加强环的壁厚提高钢管桩的承载能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强环的高度大于第二加强环的高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加强环的周壁上设有一对相对的吊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第二加强环与钢管桩本体固定,第一加强环与第二加强环焊接固定,在原有钢管桩本体的基础上通过增加第一加强环和第二加强环,提高钢管桩的承载能力。
2、本实用新型通过榫头和榫槽的配合实现两个钢管桩的固定。
3、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第一加强环和第二加强环的壁厚提高钢管桩的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是加强型钢管桩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未经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97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度户外电缆桥架
- 下一篇:一种钢管桩加工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