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车载插头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3930.6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850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0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钧弘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 | 分类号: | H01R13/40;H01R13/502;H01R13/72;H01R4/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王昊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车载 插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车载插头,包括外壳、触头、触片以及导线,外壳内设有一安装触头的触头安装槽,且触头的头部伸出外壳一端部设有的触头孔,触头的末端与导线的正极线电连接,触片凸出于外壳的侧壁上开设的触片孔,并与导线的负极线电连接,触头上设有一限定触头向外壳伸出的极限位置挡片,还包括与触头适配的橡胶圈,橡胶圈套设于触头上,且橡胶圈位于极限位置挡片和触头安装槽之间,外壳内部设有用于容纳导线的导线槽,导线的正极线和导线的负极线布置于导线槽内并伸出外壳另一端部设有的出线孔。该车载插头采用橡胶圈替代传统的弹簧缓冲件,壳体内部设置导线槽,简化了导线布置方式,提高了车载插头的生产效率,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电连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车载插头。
背景技术
车载插头是一种实用的小配件,与汽车的标准插孔连接导电,在车内使用十分方便和安全。此插头通过触片和触头与汽车电源导通,再通过导线带电传输到外部,从而加以利用。
目前市场上一般的车载插头已采用单触点和一触片的结构设计,其中触点采用端子式结构。触点端子、触片与导线均采用焊接工艺连接起来的。另外,触点端子上安装有弹簧缓冲件,当触头插拔时弹簧起到缓冲固定作用。插头壳体内部的导线采用迷宫回旋路径绕线后引出壳体外,以增加提拉强度。该结构的车载插头存在以下问题:
1、采用弹簧缓冲件固定及缓冲固定触头,由于弹簧分拣安装时容易连在一起难分开,需要手工安装弹簧缓冲件工序,耗时较长;
2、插头壳体内部的导线采用迷宫绕线后出线,增加了手工缠绕工序,耗时较长,不利于自动化生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车载插头,该车载插头一方面通过采用橡胶圈替代传统车载插头的弹簧缓冲件,提高了触头与橡胶圈的组装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导线槽,简化了壳体内部的导线布置方式,提高了车载插头生产时的导线布置效率,且该车载插头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组装,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新型车载插头,包括外壳、触头、触片以及导线,所述外壳内设有一安装触头的触头安装槽,且触头的头部伸出外壳一端部设有的触头孔,触头的末端与导线的正极线电连接,所述触片凸出于外壳的侧壁上开设的触片孔,并与导线的负极线电连接,所述触头上设有一限定触头向外壳伸出的极限位置挡片,还包括与触头适配的橡胶圈,所述橡胶圈套设于触头上,且橡胶圈位于极限位置挡片和触头安装槽之间,外壳内部设有用于容纳导线的导线槽,所述导线的正极线和导线的负极线布置于导线槽内并伸出外壳另一端部设有的出线孔。
本实用新型车载插头一方面通过采用橡胶圈替代传统车载插头的弹簧缓冲件,可以实现橡胶圈与触头的自动化分拣组装,提高了触头与橡胶圈的组装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在壳体内部设置导线槽,简化了壳体内部的导线布置方式,可以实现导线的自动化布置,提高了车载插头生产时的导线布置效率,且该车载插头结构简单,便于制造和组装,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为了避免导线的正极线和导线的负极线之间的相互缠绕,优选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出线孔包括两个,所述导线的正极线从一个出线孔伸出外壳、导线的负极线从另一个出线孔伸出外壳,且导线的正极线和导线的负极线从外壳的出线孔伸出后汇集成一根导线。导线前端分离成导线的正极线和导线的负极线,便于导线与触头或触片的铆接加工,同时导线的正极线和导线的负极线从外壳的两个出线孔伸出后汇集成一根导线,提高了该车载插头导线的提拉强度。
为了便于该车载插头的顺利制备和应用,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还有,所述外壳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触头安装于第一壳体上,所述触片安装于第二壳体的侧壁上,所述导线位于第二壳体内部,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接的一端设有环型凸台,环型凸台中心设有与所述触头安装槽相对应的第一安装槽,所述触头的末端位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环形凸台对触头的末端起到支撑作用,且触头末端位于环形凸台的第一安装槽内,保证了触头在外壳内的安装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钧弘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钧弘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39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宠物店专用除味机
- 下一篇:一种用于狭长箱体内涂装喷砂或打印的移动导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