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车墙板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2910.7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9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隋涛涛;潘友来;纪尚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康平高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34 | 分类号: | B29C70/34;B29C33/00;B29L31/30 |
代理公司: | 青岛科通知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3 | 代理人: | 李佳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车 墙板用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车墙板用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内表面由外向内包括边缘部一、平部一和凹部一,所述边缘部一设有进料嘴,所述凹部一设的出料嘴,所述边缘部一与凹部一通过所述平部一上的流道连通;所述下模内表面由外向内包括边缘部二、平部二和凹部二,所述边缘部二上开有贯穿所述下模的通槽,所述通槽内设有密封胶条;所述上模边缘设有合模套一,所述下模边缘设有合模套二,所述合模套一与合模套二以螺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替代了先前动车墙板成型时必须使用真空袋的方式,节省真空袋成本,并且生产的墙板两面光滑,克服了先前一面光滑的缺陷。本实用新型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车配件制造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动车墙板用模具。
背景技术
现阶段,轨道交通列车上所使用的墙板部分采用真空袋压工艺成型方式制作,真空袋压工艺是在一块刚性模具上预先铺敷增强纤维材料,然后使用真空袋将整个结构包裹,然后抽除真空袋中的气体形成真空,此时在模具型腔中形成负压状态,利用真空产生的负压把不饱和树脂通过预铺的管路吸入纤维层中,让树脂浸润纤维材料,最后充满整个模具,固化后揭去真空袋材料,从模具中脱模得到所需的产品。此工艺每生产一块墙板,需要一个真空袋,真空袋成本较高,另外由于只有一块刚性模具,生产的墙板只有一面光滑。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动车墙板用模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车墙板用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内表面由外向内包括边缘部一、平部一和凹部一,所述边缘部一设有进料嘴,所述凹部一设的出料嘴,所述边缘部一与凹部一通过所述平部一上的流道连通;所述下模内表面由外向内包括边缘部二、平部二和凹部二,所述边缘部二上开有贯穿所述下模的通槽,所述通槽内设有密封胶条;所述上模边缘设有合模套一,所述下模边缘设有合模套二,所述合模套一与合模套二以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料嘴为四个,设在所述边缘部一四角。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嘴为三个,均匀设在所述凹部一上。
进一步的,所述合模套一为四个,所述合模套二为四个。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动车的墙板生产工艺中只使用一块模具和真空袋的成型结构进行了改进,使用两块独立的上模和下模配合,成型时,在下模上使用密封胶条将上模和下模之间密封,然后抽真空、注入树脂进行墙板成型。新的结构不使用真空袋,节约了真空袋成本,同时成型后的墙板两面平整光滑。本实用新型具有潜在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模内表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下模内表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模与下模卡合后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康平高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康平高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29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管与接头芯子装配装置
- 下一篇:一种微型药物释放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