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绘本点读功能的学生桌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81195.5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16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蔡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世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B41/00 | 分类号: | A47B41/00;A47B97/00;G09B5/04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亿律师事务所 44277 | 代理人: | 杜海江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黄圃镇兴***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学生 | ||
1.一种带绘本点读功能的学生桌,包括学生桌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学生桌主体(1)的桌面上设置有与学生桌主体一体的点读机(2),所述学生桌主体(1)还设置有取暖模块,所述取暖模块电性连接有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包括有扬声器BZ1和显示器DISI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绘本点读功能的学生桌,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暖模块包括继电器RYL1S、电热丝L1S、电热丝L2S、电热丝L3S、电热丝L4S、电热丝L5S、电热丝L6S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包括微处理器IC1S、交流接触器U1S、保险丝FUSE1、电容CX1S、电阻R22S、电阻R23S、电阻R10S、电阻R11S、电阻R12S、电阻R13S、电阻R14S、电阻R15S、电阻R1S、二极管D1S、二极管D2S、二极管D3S、二极管D4S、电感L1S、电感L2S、电容EC1S、电容EC2S、电容EC3S、电容EC4S、二极管D5S、电阻R4S、电容C2S、电容C3S、电容C4S、电容C5S、电容C6S、电阻R3S、MOS管SCR1、MOS管SCR2、MOS管SCR3、MOS管SCR4、MOS管SCR5、MOS管SCR6、电阻R17S、电阻R18S、电阻R19S、电阻R20S、电阻R21S、电阻R2S、电阻RJ1、电阻RJ2、电阻RJ4S、电阻RJ5S、电阻RJ6S、NPN型三极管Q1S、电阻R16S、电阻R5S、电阻R8S、光耦U2S、电容C1S、稳压二极管ZD1S、电阻R9S、麦克风B1S、电热丝L1S、接口CON1S、接口CON2S、接口CON3S、接口CON4S和交直流转换芯片U3S,所述电阻RJ5S的一端分两路,一路接火线L,另一路接所述二极管D3S的正极,所述电容CX1S的一端接所述电阻RJ5S的一端和火线L之间的节点,所述保险丝FUSE1的一端接零线N,所述保险丝FUSE1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电容CX1S的另一端,另一路接所述电阻R1S的一端,所述电阻R1S的另一端接所述二极管D2S的正极,所述电容EC1S的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二极管D2S的负极,另一路接所述电感L2S的一端,所述电容EC1S的另一端接所述电阻RJ5S的一端和二极管D3S的正极之间的节点,所述电感L1S的一端和电容EC3S的一端接所述电阻RJ5S的一端和二极管D3S的正极之间的节点,所述二极管D5S的正极分两路,一路接地,另一路接所述电容EC3S的另一端,所述二极管D5S的负极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电感L1S的另一端,另一路接所述电容EC2S的一端,所述交直流转换芯片U3S的1引脚接所述电容EC2S的另一端,所述交直流转换芯片U3S的5引脚和7引脚连接成在一起后分两路,一路接所述二极管D5S的负极和电感L1S的另一端之间的节点,另一路接所述电容C2S的一端,所述交直流转换芯片U3S的2引脚接所述电容C2S的另一端,所述交直流转换芯片U3S的6引脚和8引脚同时接所述交直流转换芯片U3S的2引脚和电容C2S的另一端之间的节点,所述交直流转换芯片U3S的2引脚和电容C2S的另一端之间的节点接所述交直流转换芯片U3S的5引脚和电容C2S的一端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R4S的一端接所述交直流转换芯片U3S的2引脚和电容C2S的另一端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R4S的另一端接所述交直流转换芯片U3S的5引脚和电容C2S的一端之间的节点,所述电容EC4S的一端接所述电容EC1S的另一端和二极管D3S的正极之间的节点,所述电容EC4S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电感L2S的另一端,另一路接所述交直流转换芯片U3S的4引脚,所述电阻R3S的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二极管D3S的负极,另一路通过所述电容C4S接所述交直流转换芯片U3S的2引脚和电容C2S的另一端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R3S的另一端接所述交直流转换芯片U3S的2引脚和电容C2S的另一端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R23S的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电阻R13S的一端,另一路接所述电阻R10S的一端,所述电阻R23S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22S接所述火线L和电阻RJ5S的一端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R23S的一端和电阻R13S的一端之间的节点接所述电容CX1S的另一端和电阻R1S的一端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R13S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14S接所述电阻R15S的一端,所述电阻R10S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11S接所述电阻R12S的一端,所述电阻R15S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光耦U2S的4引脚,另一路接所述二极管D4S的正极,所述电阻R12S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D1S的负极,另一路接所述微处理器IC1S的3引脚,所述电容C1S的一端接所述电阻R12S的另一端和微处理器IC1S的3引脚之间的节点,所述麦克风B1S的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电容C1S的另一端,另一路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D1S的正极,所述接口CON2S的1引脚、接口CON3S的1引脚和接口CON1S的4引脚同时接所述稳压二极管ZD1S的正极和麦克风B1S的一端之间的节点,所述微处理器IC1S的7引脚分两路,一路接所述接口CON2S的3引脚,另一路接所述接口CON3S的3引脚,所述微处理器IC1S的1引脚和接口CON4S的1引脚同时接地,所述微处理器IC1S的8引脚接所述接口CON4S的2引脚,所述微处理器IC1S的9引脚接所述接口CON1S的1引脚,所述微处理器IC1S的10引脚接所述接口CON1S的2引脚,所述微处理器IC1S的5引脚接所述接口CON3S的4引脚,所述电阻RJ5S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电阻RJ6S接所述电阻RJ4S的一端,所述二极管D4S的负极分两路,一路接所述光耦U2S的3引脚,另一路接所述电阻RJ4S的另一端,所述光耦U2S的2引脚分两路,一路接地,另一路接所述电阻RJ3S的一端,所述电容C6S的一端接所述电阻RJ3S的一端和光耦U2S的2引脚之间的节点,所述电容C6S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1S的发射极,另一路接所述电阻RJ3S的另一端,所述电容C5S的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电阻R5S的一端,另一路接所述电阻RJ3S的一端和光耦U2S的2引脚之间的节点,所述接口CON1S的3引脚接所述电阻R5S的一端和光耦U2S的2引脚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R6S的一端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1S的基极,所述电阻R6S的另一端和微处理器IC1S的19引脚接所述接口CON1S的3引脚和电阻R5S的一端之间的节点,所述接口CON4S的1引脚和微处理器IC1S的1引脚之间的节点、接口CON2S的2引脚和接口CON3S的2引脚同时接所述接口CON1S的3引脚和电阻R5S的一端之间的节点,所述继电器RYL1S的3引脚分两路,一路接所述二极管D1S的正极,另一路接所述NPN型三极管Q1S的集电极,所述二极管D1S的负极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继电器RYL1S的4引脚,另一路接所述微处理器IC1S的20引脚,所述电阻R8S的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电容C3S的一端,另一路接所述继电器RYL1S的4引脚和微处理器IC1S的20引脚之间的节点,所述电容C3S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电阻R8S的另一端,另一路接所述光耦U2S的1引脚,所述电阻R5S的另一端和电容C5S的另一端接所述电容C3S的一端和微处理器IC1S的20引脚之间的节点,所述微处理器IC1S的12引脚分三路,第一路接所述电阻R19S的一端,第二路接所述电阻R20S的一端,第三路接所述微处理器IC1S的13引脚,所述电阻R19S的另一端接所述MOS管SCR4的栅极,所述电阻R20S的另一端接所述MOS管SCR5的栅极,所述微处理器IC1S的17引脚接所述电阻R16S的一端,所述电阻RJ1的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交流接触器U1S的2引脚,另一路接所述电阻R16S的另一端,所述电阻RJ2的一端接所述交流接触器U1S的1引脚,所述电阻RJ2的另一端接所述继电器RYL1S的4引脚和微处理器IC1S的20引脚之间的节点,所述电阻RJ1的另一端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电阻R2S的一端,另一路接MOS管SCR1的栅极,所述电阻R2S的另一端接所述交流接触器U1S的4引脚,所述交流接触器U1S的6引脚分两路,一路接所述继电器RYL1S的1引脚,另一路接所述MOS管SCR1的源极,所述继电器RYL1S的2引脚通过所述电热丝L6S接零线N,所述MOS管SCR1的漏极、MOS管SCR2的漏极、MOS管SCR3的漏极、MOS管SCR4的漏极、MOS管SCR5的漏极和MOS管SCR6的漏极接所述电阻RJ5S的一端和二极管D3S的正极之间的节点,所述麦克风B1S的另一端接所述电阻R9S的一端,所述电阻R9S的另一端接所述微处理器IC1S的18引脚,所述微处理器IC1S的14引脚接所述电阻R18S的一端,所述电阻R18S的另一端接所述MOS管SCR3的栅极,所述微处理器IC1S的16引脚接所述电阻R17S的一端,所述电阻R17S的另一端接所述MOS管SCR2的栅极,所述微处理器IC1S的11引脚接所述电阻R21S的一端,所述电阻R21S的另一端接所述MOS管SCR6的栅极,所述麦克风B1S的一端还连接所述微处理器IC1S的20引脚和继电器RYL1S的4引脚之间的节点,所述MOS管SCR2的源极接所述电热丝L5S的一端,所述MOS管SCR3的源极接所述电热丝L4S的一端,所述MOS管SCR4的源极接所述电热丝L3S的一端,所述MOS管SCR5的源极接所述电热丝L2S的一端,所述MOS管SCR6的源极接所述电热丝L1S的一端,所述电热丝L1S的另一端、电热丝L2S的另一端、电热丝L3S的另一端、电热丝L4S的另一端和电热丝L5S的另一端同时接零线N,所述微处理器IC1S的型号是HT66F018,所述交直流转换芯片U3S的型号是PN8016,所述交流接触器U1S的型号是32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世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世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81195.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