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孔腹腔镜小儿疝气修补用腔内疝囊缝合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8861.X | 申请日: | 2019-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30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肉斯旦·图尔迪;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06 | 分类号: | A61B17/06;A61B17/00 |
代理公司: | 浙江专橙律师事务所 33313 | 代理人: | 陈飞 |
地址: | 830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孔 腹腔镜 小儿 疝气 修补 用腔内疝囊 缝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孔腹腔镜小儿疝气修补用腔内疝囊缝合针,包括单孔腹腔镜本体,所述单孔腹腔镜本体的下端面套管的顶部相连,且套管的内部贯穿有缝合针体,所述缝合针体的顶部连接有延长柄,且缝合针体的底部固定有针钩,并且延长柄的端头处设置有按压块,所述缝合针体外侧的套管上预留有限位孔,且限位孔的内侧粘贴有清洁块,所述单孔腹腔镜本体的上端面安装有支撑筒,且支撑筒的边侧固定有限位卡板,所述限位卡板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且限位卡板的两端开设有通孔。该单孔腹腔镜小儿疝气修补用腔内疝囊缝合针,较一般的缝合针头部做弯曲状,手持部位加长,缝合时将该器械从戳卡插入再配合腹腔镜即可完成进针,荷包过线,出线等缝合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疝气修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单孔腹腔镜小儿疝气修补用腔内疝囊缝合针。
背景技术
单孔腹腔镜小儿疝气疝囊缝合手术是在腹壁上打一个戳卡,通过这一个戳卡插入腹腔镜的镜头和一到两把手术器械,操作完成手术,而疝囊缝合针是手术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但是现有的疝囊缝合针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由于是单孔,手术操作时不够方便,需要多人辅助保持多个手术器械的稳定性,并且单手进行缝合操作不够灵活,增加了使用难度,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疝囊缝合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单孔腹腔镜小儿疝气修补用腔内疝囊缝合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由于是单孔,手术操作时不够方便,需要多人辅助保持多个手术器械的稳定性,并且单手进行缝合操作不够灵活,增加了使用难度,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单孔腹腔镜小儿疝气修补用腔内疝囊缝合针,包括单孔腹腔镜本体,所述单孔腹腔镜本体的下端面套管的顶部相连,且套管的内部贯穿有缝合针体,所述缝合针体的顶部连接有延长柄,且缝合针体的底部固定有针钩,并且延长柄的端头处设置有按压块,所述缝合针体外侧的套管上预留有限位孔,且限位孔的内侧粘贴有清洁块,所述单孔腹腔镜本体的上端面安装有支撑筒,且支撑筒的边侧固定有限位卡板,所述限位卡板的内部设置有弹簧,且限位卡板的两端开设有通孔。
优选的,所述延长柄、缝合针体、针钩和按压块均为一体化结构,且延长柄为倒“U”形结构,并且缝合针体的下端为弯曲状,同时按压块为圆环状。
优选的,所述缝合针体与套管、单孔腹腔镜本体和支撑筒均为滑动连接,且套管的下端为锥形结构,并且缝合针体和清洁块紧密贴合。
优选的,所述限位卡板为“C”形结构,且限位卡板的内侧为波浪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延长柄和支撑筒为固定连接,且支撑筒和单孔腹腔镜本体为轴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单孔腹腔镜小儿疝气修补用腔内疝囊缝合针,较一般的缝合针头部做弯曲状,手持部位加长,缝合时将该器械从戳卡插入再配合腹腔镜即可完成进针,荷包过线,出线等缝合操作;
1.握住支撑筒时能够保证限位卡板与手指处相贴合,增加了手持的便捷性,并且大拇指穿过按压块即可实现带动缝合针体升降的目的,同时也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2.缝合针体的针头处为弯曲状,加上针钩的设置,增加了勾线缝合的便捷性,并且缝合针体在升降的过程中通过套管能够增加稳定性,通过清洁块对其表面的杂物具有清理作用,同时手握住套管通过转动能够实现不同方向的勾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支撑筒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管内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未经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886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