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缓释凝胶的包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7510.7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31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化;彭文茂;张瑞阳;陈蕾;兰勇;王早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旭航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23/00 | 分类号: | B65D23/00;B65D81/32;B65D5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宋辉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凝胶 包装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缓释凝胶的包装结构,包括内装有液剂的瓶身,瓶身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塑封膜,塑封膜将瓶身的开口密封,塑封膜内装有粉体;塑封膜上设置有撕揭层,撕揭层用于将塑封膜内的粉体进入瓶身的开口处封住,撕揭层上连接有撕揭端,撕揭端位于瓶身外。本装置的包装结构在撕揭塑封膜上的撕揭层后,粉体A组份自然滑落至液剂B组份中,不仅有利于快速均匀地形成凝胶,达到产品预期效果,还能避免用户与药品和凝胶的直接接触,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缓释凝胶的包装结构。
背景技术
为实现凝胶产品的缓释效果,也为保障产品的存储运输安全,目前市面上售卖的除醛缓释凝胶盒均为二元组份单独包装方式(即粉体A组份由袋装,液剂B由瓶装),这种包装方式需要用户在使用时先打开粉体A组份的包装,再解开液剂B瓶口的塑封膜,将粉体A倒入液剂B中,再盖上具有多孔瓶盖。这种包装方式一方面不方便用户使用,另一方面增加了包装垃圾。另外,这种包装方式可能造成用户与药剂和凝胶的直接接触,尤其是小朋友的接触。此外,由客户添加粉体A组份,容易因为一些误操作导致A组份未能快速均匀地添加至液剂 B组份中,不能达到凝胶产品最好的缓释效果。
因此一种新型的包装结构是迫切需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凝胶包装盒在混合粉体和液剂时不仅操作麻烦,并且在撕扯时容易洒出,影响使用效率和品质,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缓释凝胶的包装结构,解决凝胶的包装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缓释凝胶的包装结构,包括内装有液剂的瓶身,瓶身的上端开口处设置有塑封膜,塑封膜将瓶身的开口密封,塑封膜内装有粉体;
塑封膜上设置有撕揭层,撕揭层用于将塑封膜内的粉体进入瓶身的开口处封住,撕揭层上连接有撕揭端,撕揭端位于瓶身外。
本装置在使用时,液剂放置在瓶身中,粉体放置在塑封膜中,塑封膜将瓶身上端的开口密封,在使用时,需要将粉体和液剂混合时,通过拉动位于瓶身外的撕揭端,撕揭端在拉动时带动塑封膜上的撕揭层从塑封膜上扯下,进而将塑封膜上的开口露出,其内的粉体落入瓶身中,进而直接进行混合,不需要人工进行倾倒,使用更方便,同时也能避免在混合的过程中粉末飞出与人体直接接触的问题,能进一步的提高使用效率。
其次,在通过撕揭端撕扯撕揭层时,在瓶身外端拉扯,操作便捷快速,撕扯后,粉体直接通过开口落下,更便于操作使用。
进一步的,塑封膜包括第一膜腔和第二膜腔,粉体位于第一膜腔和第二膜腔内,第一膜腔和第二膜腔的侧面均设置有开口,并且第一膜腔和第二膜腔的侧面开口通过撕揭层连接并密封。塑封膜有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组成,粉体封装在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内,撕揭层将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的侧面的开口连接起来,并且将开口封住,在扯下撕揭层时,撕揭层将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的侧面开口露出,粉体通过侧面的开口滑出,操作更简单。
同时,第一膜腔和第二膜腔的下端为曲面,曲面靠近瓶身的一端高于其位于撕揭层的一端。在将撕揭层从第一模腔和第二模腔的侧面开口处扯下时,由于其下端为曲面,因此取下撕揭层后,可有效的使粉体顺着曲面从开口处滑出,更有利于倾倒,避免有粉体遗漏在塑封膜的第一膜腔和第二膜腔内。
更进一步的,瓶身上的开口处连接有瓶盖,瓶盖上设置有两个通孔,两个通孔位于撕揭层两端的上方,并且撕揭端通过穿过通孔位于瓶身外。
瓶身上还可进一步的设置瓶盖,瓶盖上的两个通孔分别位于撕揭层的两端处,同时撕揭端穿过瓶盖上的通孔在瓶身外,因此在瓶盖盖在瓶身上后,可直接通过拉扯在瓶身外的撕揭端将撕揭层扯下,不需要将瓶盖取下,使用更加方便,并且瓶盖还可对瓶身上的塑封膜进行保护,更便于长期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旭航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旭航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75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零配件可连续冲压的模具
- 下一篇:一种用于建筑设计的抗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