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混色的热流道注塑喷嘴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76093.4 | 申请日: | 2019-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9258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宫红驹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向阳升工贸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20 | 分类号: | B29C45/20;B29C45/16 |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9 | 代理人: | 吕琦 |
| 地址: | 301600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热流 注塑 喷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混色的热流道注塑喷嘴,包括内喷嘴和混合喷嘴,所述内喷嘴内部设有进料通道,进料通道的内径沿进料端向出料端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混合喷嘴内部设有混合通道,所述内喷嘴的出料端插入混合通道内部,在混合通道的底部设有挤出通道,所述挤出通道的内径沿进料端向出料端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混合喷嘴的侧壁中设有配料空腔,所述配料空腔通过设置在混合通道内壁上的排料口与混合通道相连通,且所述排料口位于内喷嘴的出料端和挤出通道的进料端之间。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混色的热流道注塑喷嘴,能提升注塑喷嘴混色效果,使混色产品具有更均匀的颜色。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注塑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混色的热流道注塑喷嘴。
背景技术
热流道注塑是一种利用热流道模具进行注塑加工的材料成型工艺,通过热流道注塑能避免成品表面出现多余的料头,提升注塑加工的效率。在进行热流道注塑时,可能需要对两种甚至多种不同颜色的塑料进行混色混炼,从而加工出具有复合颜色的产品。
由于塑料熔化后具有较高的粘性,因此多种物料之间的相融性较差,现有的混色喷嘴无法有效的实现多种物料的均匀混合,因此会导致注塑产品出现颜色不均匀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便于混色的热流道注塑喷嘴,以实现提升注塑喷嘴混色效果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便于混色的热流道注塑喷嘴,包括:
内喷嘴,所述内喷嘴内部设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的内径沿进料端向出料端方向逐渐减小;
混合喷嘴,所述混合喷嘴内部设有混合通道,所述内喷嘴的出料端插入混合通道内部,在混合通道的底部设有挤出通道,所述挤出通道的内径沿进料端向出料端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混合喷嘴的侧壁中设有配料空腔,所述配料空腔通过设置在混合通道内壁上的排料口与混合通道相连通,且所述排料口位于内喷嘴的出料端和挤出通道的进料端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挤出通道内部设有限流板,所述限流板上设有多个限流孔,多个所述限流孔呈环状布置在挤出通道轴线的周侧。
进一步的,所述限流孔的内径沿进料端向出料端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内喷嘴的出料口内径大于混合喷嘴的出料口内径,所述混合喷嘴的出料口内径大于限流孔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配料空腔至少为两个,且配料空腔呈环状布置在混合通道的周侧。
进一步的,所述排料口的内径沿配料空腔向混合通道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注塑喷嘴包括喷嘴外壳,所述喷嘴外壳包括:连接筒、混合筒和出料筒,所述混合喷嘴的出料端插入连接筒内部,所述混合筒的一端通过螺纹与连接筒相连,另一端通过螺纹与出料筒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出料筒的内部设有出料通道,所述出料通道的内径沿进料端向出料端方向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混合筒内部设有分料芯,所述分料芯通过支撑架与混合筒的内壁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分料芯为双圆锥形,且分料芯的轴线与挤出通道的轴线相重合。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混色的热流道注塑喷嘴具有以下优势:
(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便于混色的热流道注塑喷嘴,能提升多种注塑物料之间的混合效果,使混色注塑产品的颜色更加均匀。在进行工作时,内喷嘴和配料空腔将同时注入不同颜色的注塑物料,这些物料将在混合通道内部发生接触混合。由于挤出通道的内部直径由进料端向出料端逐渐减小,因此进入挤出通道的混合物料将会受到挤压,通过挤压的过程能够提升物料的混合程度,提升混色喷嘴的混色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向阳升工贸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向阳升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60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