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尾门防夹装置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1527.1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2305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曹丞 | 申请(专利权)人: | 摩登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42 | 分类号: | E05F15/42;E05F15/43 |
代理公司: | 上海音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1267 | 代理人: | 孙静 |
地址: | 200072 上海市静***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尾门防夹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尾门防夹装置,包括检测部件、控制部件、和驱动部件;其中检测部件检测汽车尾门运动包络内的障碍物信息;驱动部件驱动尾门的打开或关闭运动;控制部件分别与检测部件和驱动部件连接,并且在接收到检测部件检测的障碍物信息后,控制驱动部件停止尾门的关闭运动;其中,检测部件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并且第一传感器设置在尾门的下边缘,用于检测尾门的下边缘的运动包络内的障碍物信息;第二传感器设置在尾门侧边缘,用于检测尾门的侧边缘的运动包络内的障碍物信息。提供了一种主动探测障碍物、主动防夹的智能汽车尾门防夹装置,防夹精确性、可靠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汽车尾门防夹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汽车。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动车等新能源车的日益普及和发展,新能源车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逐步上升。新能源车占有率同步增长的同时,新能源车的控制逻辑及智能化率稳步提高。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汽车上安装电动尾门等设备,潜在的危险也随之而来,伤人事件时有发生。而评价电动尾门使用安全性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其防夹功能,以确保使用过程的安全。
当前,为了避免乘客受到伤害,目前的汽车电动尾门系统一般设置防夹条,或采用压力检测来实现防夹功能。但这些方式都是被动保护模式,人体或目标物体依然需要在承受了一定压力后,防夹功能才会被触发,导致人体被夹后感受到一定程度的疼痛不适感,或导致目标物体发生一定程度的损坏。现有技术也有利用电流检测方法,即根据支撑杆的驱动电流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判断是否触发防夹功能;或依靠霍尔传感器实现根据尾门速度的变化来判断防夹的情况。上述方法需要根据阈值判断防夹情况,但在电动尾门的不同位置力臂不同,防夹力值不同,导致预设阈值的设定精确度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电动尾门防夹的装置无法兼顾防夹智能化和防夹精确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提供一种主动探测障碍物、主动防夹的智能汽车尾门防夹装置,防夹精确性、可靠性高,阻止电动尾门夹人或夹物的事故发生,提高车辆操作舒适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公开了一种汽车尾门防夹装置,包括检测部件、控制部件、和驱动部件;其中检测部件检测汽车尾门运动包络内的障碍物信息;驱动部件驱动尾门的打开或关闭运动;控制部件分别与检测部件和驱动部件连接,并且在接收到检测部件检测的障碍物信息后,控制驱动部件停止尾门的关闭运动。其中,检测部件包括第一传感器和第二传感器;并且第一传感器设置在尾门的下边缘,用于检测尾门的下边缘的运动包络内的障碍物信息;第二传感器设置在尾门侧边缘,用于检测尾门的侧边缘的运动包络内的障碍物信息。
采用上述方案,设置检测部件检测的汽车尾门运动包络内的障碍物信息,并且控制部件直接控制驱动尾门开启或关闭的驱动部件,当接收到障碍物信息,立即控制驱动部件停止关闭尾门的工作,采用主动防夹方式防止尾门关闭时夹人及夹物事故的发生,提高了尾门防夹的精确性、可靠性。并且尾门的下边缘设置第一传感器,尾门侧边缘设置第二传感器,对尾门运动包络内的障碍物信息检测比较全,可全方位防止尾门关闭时发生夹人或夹物的事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尾门防夹装置,第一传感器包括至少一个超声波雷达传感器,超声波雷达传感器竖直向下发射超声波。
采用上述方案,超声波雷达适用于短距离测量,准确性高;并且超声波雷达技术成熟,成本相对低廉;因此第一传感器选择超声波雷达传感器成本低,性能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公开的汽车尾门防夹装置,第二传感器包括红外光栅传感器,红外光栅传感器包括发射部分与接收部分,发射部分与接收部分中的一方设置在尾门的框架侧边,另一方设置在尾门的门框上的相应位置。
采用上述方案,第二传感器选用红外光栅传感器,光栅传感器适用于非接触式动态测量,具有检测范围大,响应速度快的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摩登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摩登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15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内裁切料带机构
- 下一篇:一种混凝土柱梁节点接头结构及其节点区钢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