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架空电力线路的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70322.1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066945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董悦坤;刘垒;李建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7/05 | 分类号: | H02G7/05 |
代理公司: | 唐山顺诚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3106 | 代理人: | 杨全保 |
地址: | 063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架空 电力 线路 夹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架空电力线路的夹持装置,属于电力夹持设备技术领域。技术方案是:线夹(4)与外壳(1)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外壳(1)内设有内壳(3),螺栓一(2)依次穿过螺孔一和螺孔二将外壳与内壳固定连接;上壳外壁两端设有多个限位凹槽(321),下壳内壁两端设有多个限位凸起(312),下壳外壁对应限位凸起的位置设有按钮凸起(313),上壳与下壳卡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空心结构;空心结构内设置线缆。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内壳的截面积可以根据线缆的截面积调节,有效保证线缆的稳定性。当线缆数量或者种类需要调整时,可以将卡接的限位凸起从限位凹槽中脱离出来,从而进行新线缆的放置,不用更换新的夹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架空电力线路的夹持装置,属于电力夹持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耐张线夹按结构和安装条件的不同,大致上可分为两类。第一类:耐张线夹要承受导线或避雷线的全部拉力,线夹握力不小于被安装导线或避雷线额定抗拉力的90%,但不作为导电体。这类线夹在导线安装后还可以拆下,另行使用。第二类;该类线夹有螺栓型耐张线夹和楔型耐张线夹等。耐张线夹除承受导线或避雷线的全部拉力外,又作为导电体。因此这类线夹一旦安装后,就不能再行拆卸,又称为死线夹。这样在安装过程中出现错误或者后期线缆更换时,就需要将线夹扔掉,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架空电力线路的夹持装置,截面积可调、能够反复使用,既可以作为导电体,又可以拆卸,有效保证线缆稳定性,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架空电力线路的夹持装置,包含线夹、外壳和内壳,所述线夹与外壳的一端可拆卸连接;外壳内设有内壳,外壳的侧壁上设有螺孔一,内壳外壁上设有螺孔二,螺孔一与螺孔二位置相对应,螺栓一依次穿过螺孔一和螺孔二将外壳与内壳固定连接;内壳包含上壳和下壳,上壳外壁两端设有多个限位凹槽,下壳内壁两端设有多个限位凸起,限位凹槽与限位凸起相匹配,下壳外壁对应限位凸起的位置设有按钮凸起,上壳与下壳卡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空心结构;空心结构内设置线缆。
所述线夹为倒U型结构,底部两端均设有朝内弯曲的钩状结构,钩状结构上设有螺孔三,外壳的一端对应位置设有安装孔,螺栓二依次穿过螺孔三和安装孔将线夹与外壳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上壳外表面上设有定位块,外壳的内壁上设有与定位块相匹配的定位槽。内壳插入到外壳内,并通过定位块和定位槽进行限位。定位块的长度为内壳长度范围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定位块和定位槽可以保证螺孔二的位置与螺孔一的位置对应,方便螺栓一的操作。
所述下壳和上壳的内壁上均设有橡胶层,下壳和上壳的内壁上分别设有下壳线槽和上壳线槽。
所述外壳上设有多个通孔,线缆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通孔可及时将热量散出,从而防止线缆老化;同时设置通孔,可以大大减轻外壳的重量,方便携带和安装,同时节约制作材料,从而节约生产成本。
所述线夹的顶部套接耐磨套,有效保证线夹的使用寿命。
所述外壳、内壳和线夹的材质均为铝合金,使本实用新型可以作为导电体。
所述线夹底部的宽度与外壳一端的外径相同,节约安装空间,同时没有凸出的结构,有效保证工作人员的施工安全。
所述外壳的一端与线夹连接,内壳伸出外壳的另一端,外壳、内壳和线夹的边缘处均为非直角结构,能够有效防止线缆划破,同时防止工作人员划伤,设计更加人性化。
所述螺孔二的数量为多个,可以通过调节螺孔一与螺孔二的对应位置,满足多种总体截面积不同的线缆。
所述限位凸起和限位凹槽均为递进的层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703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