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内窥镜下使用的腔内注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2166253.7 | 申请日: | 2019-12-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582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 发明(设计)人: | 莫曾南;鲁文浩;颜赟坤;李天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医科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 代理公司: | 南宁图耀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5127 | 代理人: | 黄县媛 |
| 地址: | 530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内窥镜 使用 注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内窥镜下使用的腔内注射装置,包括注射器和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外壳,外壳包括调节部、连接部和弹性部,弹性部放置在调节部和连接部之间且相互连通,调节部可相对于连接部摆动;注射器包括注射筒、输液管和针头,输液管一端与注射筒连通,另一端与针头连通,针头安装在外壳内且可伸缩探出调节部顶部端口,注射筒伸出于连接部底部端口外。上述腔内注射装置的外壳利用弹性部的弹力作用使调节部相对于连接部摆动,使注射器的外壳的角度可调节。针头可伸缩的设置在外壳内,调节部在内窥镜下调整好角度钩后才使针头弹出调节部顶部端口外,实现针头在粘膜下平行进针,避免对病人尿道和膀胱粘膜造成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便于内窥镜下使用的腔内注射装置。
背景技术
腔镜下粘膜注射技术在腔镜刚刚兴起初就已经开始应用,其应用范围包括膀胱粘膜、支气管粘膜、结肠粘膜、胃粘膜等,其中以膀胱粘膜下注射最为常用。现有的注射装置的针头角度没办法改变,有些部位的肿瘤注射需要改变进镜的角度,这样可能会对病人尿道和膀胱粘膜造成损伤,尤其是男性病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便于内窥镜下使用的腔内注射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内窥镜下使用的腔内注射装置,包括注射器和两端开口内部中空的外壳,外壳包括调节部、连接部和弹性部,弹性部放置在调节部和连接部之间且相互连通,调节部可相对于连接部摆动;注射器包括注射筒、输液管和针头,输液管一端与注射筒连通,另一端与针头连通,针头安装在外壳内且可伸缩探出调节部顶部端口,注射筒前端连接于连接部底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
优选的,所述弹性部为波纹管结构,弹性部内壁两侧分别固接有第一操纵杆,第一操纵杆底端设有第一拨叉,连接部两侧相对于第一拨叉的位置设有沿竖直方向的长孔,第一拨叉可滑动的穿过长孔并伸出于连接部外。通过操纵杆方便操作者对腔内注射装置的角度进行调节。
更选的,所述长孔的长侧间隔分布有多个第一卡槽,第一卡槽与长孔连通。卡槽能避免上述腔内注射装置的调整的角度不发生变化。
优选的,所述外壳内设有推进机构,推进机构由上部槽状的托盘和下部的第二操纵杆连接构成,针头底端固接有条板,条板插于托盘的槽内且两头伸出槽外;第二操纵杆底端设有第二拨叉,连接部侧面相对于第二拨叉的位置开有“n”字型的滑道,第二拨叉可滑动的穿过滑道并伸出于连接部外;调节部两侧分别设有卡块,两个卡块上端面设有与条板两头匹配的凹槽,条板可随托盘穿过两个卡块之间,并且随托盘旋转后将两头分别卡入两个卡块的凹槽中。上述结构确保针头在粘膜下顺利进针。
更选的,所述托盘的槽内底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内壁设有第二卡槽,所述条板底部设有凸块,凸块侧面设有弹性件,凸块插于凹槽内并将弹性件卡入第二卡槽中。上述结构实现了针头与推进机构的可拆卸连接。
更选的,所述凸块上设有第二通孔,输液管穿过第二通孔后与针头连通。输液管有导向作用,凸块通过输液管的引导顺利插入第二卡槽中。
优选的,所述外壳底部螺纹连接有盖板,盖板上设有第三通孔,注射筒前端插入第三通孔内且与盖板固定连接。上述结构方便注射器与外壳的拆装,从而便于维修和清洗。
优选的,所述调节部呈圆锥状,调节部的大口端与弹性部连接。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势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医科大学,未经广西医科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62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方便清洁的太阳能电板
- 下一篇:一种煤矿救援场合用的照明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