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用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65425.9 | 申请日: | 2019-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15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范才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新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5/00 | 分类号: | E01F5/00;E04G25/0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恒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2 | 代理人: | 龙丹丹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南头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支撑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建筑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第一电机和半螺纹杆,所述底座的右侧壁与第一电机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的大齿轮与半螺纹杆中段的大齿轮啮合,所述半螺纹杆中段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块。该建筑用支撑装置,通过第一电机带动半螺纹杆转动,右推板与左推板向外移动直至完全抵住涵洞的两侧壁,以获得对整个设备的稳固支撑,通过第二电机带动传动齿轮与从动齿轮转动,第一推杆与第二推杆同时向靠近支撑杆的方向转动并带动滑块移动,第一承重板与第二承重板向上移动,撑起涵洞的顶部,解决了大型支撑设备无法进入空间有限涵洞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有些涵洞因为年代久远,而有倒塌的倾向,这就需要维修人员进入涵洞的内部检修,由于涵洞内部空间有限,维修人员不能携带大型支撑器械进入,为了检修人员的安全,以及对涵洞具有坍塌部分的支撑,便于维修人员的检修、评估,因此,需要一种支撑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支撑装置,具备能够在有限空间的涵洞内对涵洞具有坍塌倾向的顶端进行固定,为维修人员提供一个安全,便于操作的环境等优点,解决了大型支撑设备无法进入空间有限涵洞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能够在有限空间的涵洞内对涵洞具有坍塌倾向的顶端进行固定,为维修人员提供一个安全,便于操作的环境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支撑装置,包括底座、第一电机和半螺纹杆,所述底座的右侧壁与第一电机的侧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输出端的大齿轮与半螺纹杆中段的大齿轮啮合,所述半螺纹杆中段的表面活动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端与底座的底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半螺纹杆的右侧表面螺纹连接有右推板,所述半螺纹杆的左侧表面螺纹连接有左推板。
所述底座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右侧的滑轨活动连接有第一承重板,所述第一承重板顶部下表面的滑槽活动连接有第一推杆顶端的滑块,所述第一推杆底端的固定块与支撑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左侧的滑轨活动连接有第二承重板,所述第二承重板顶部下表面的滑槽活动连接有第二推杆顶端的滑块,所述第二推杆底端的固定块与支撑杆的左侧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传动齿轮的表面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与支撑杆的内部活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的转轴与第一推杆底端的转杆通过第一传动带相连,所述从动齿轮与第二推杆底端的转杆通过第二传动带连接,所述传动齿轮转轴的表面活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远离传动齿轮的一端活动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底端与支撑杆的底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承重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弹簧。
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有大齿轮。
优选的,所述半螺纹杆的中段设有大齿轮,且半螺纹杆的两端设有螺纹,中段表面光滑。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支撑块在半螺纹杆的中段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左侧表面与右侧表面开设有滑轨。
优选的,所述第一承重板顶部下表面的滑槽尺寸与第一推杆顶端的滑块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承重板顶部下表面的滑槽尺寸与第二推杆顶端的滑块相匹配。
优选的,所述弹簧的顶端设有隔板,所述弹簧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弹簧均匀分布在第一承重板与第二承重板的顶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用支撑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新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新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6542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风机盘管及空调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有效防止UV光泄漏的UV炉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