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焰火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5584.0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720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20 |
发明(设计)人: | 郭宏新;何松;赵志红;王建果;陈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F23G7/06;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吴爽;夏平 |
地址: | 21111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焰火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焰火炬装置;所述装置主要包括预处理单元1、汽提单元、无焰火炬单元、蒸发结晶单元以及后处理单元10;所述预处理单元1、汽提单元、无焰火炬单元、蒸发结晶单元顺次连接,所述后处理单元10与汽提单元管路连接;所述预处理单元1用于对含VOCs高氨氮废水进行预处理,降低废水中重金属离子、悬浮物、色度、硬度及COD;所述汽提单元用于氨氮的回收以及VOCs的分离;所述无焰火炬单元用于VOCs的超净分解和氧化;所述蒸发结晶单元用于汽提单元回收的氨水与净化气洗涤吸收,并浓缩得到结晶盐;所述后处理单元10用于对汽提单元分离的废水进行后处理,实现废水的超净排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废水废气超净排放环保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无焰火炬装置。
背景技术
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一类组成复杂且分布广泛的物质,对环境具有较大的危害作用。随着《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政策出台,对于VOCs管控力度也空前加强。尤其在对废水、废液、废渣逸散的VOCs,需处理后超净排放。如石化废水集输、储存、处理过程释放的VOCs是石化企业VOCs排放的主要来源之一,它是通过废水与空气接触面以无组织排放形式进入大气,还常见于污水处理厂、制药厂、有机合成工业等。高氨氮废水主要来源于焦化、石化、制药和垃圾处理行业等,其危害在于引起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水体黑臭,甚至对人群及生物产生毒害作用。《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政策中将水体净排的氨氮含量作为限制要求的关键指标之一。
VOCs一般指沸点范围在50~260℃,室温下饱和蒸气压超过133.32Pa,常温下以蒸气形式存在于空气中的一大类有机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烃类、卤代烃、氯烃、硫烃、含氧烃及低沸点的多环芳烃等。其具有火灾和爆炸风险,对人体有毒性和致癌危害,会引起臭氧层空洞,温室效应和光化学烟雾等生态环境破坏。常见的回收技术主要有冷凝法、吸附法、吸收法和膜分离法。冷凝法适用于高浓度、高沸点的VOCs回收;吸附法适用于中低浓度、高通量VOCs回收;吸收法适用于大气量、中等浓度VOCs回收;膜分离法具有流程简单,能耗低、回收率高等优点。而对于成分复杂且难以回收利用的VOCs,目前应用较多的方法是燃烧法,其处理效率高且彻底;其中直接火焰燃烧,温度一般在1100℃左右,仅适用于VOCs含较高热值条件下;若利用催化剂可降低燃烧过程温度,减少停留时间,且对VOCs热值要求也降低,可看作广义上的无焰火炬燃烧过程,最终催化氧化燃烧的产物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水等无机物。
氨氮废水常用处理方法有生物法、折点加氯法、离子交换法和汽提吹脱法等。其中生物法、折点加氯法、离子交换法适用于中低氨氮浓度废水处理。对于废水氨氮浓度较高(>5000mg/L),常用汽提吹脱法进行废水预处理,去除效果较好,处理费用相对更经济。其主要工艺流程:首先调节废水pH值,根据离子平衡式,将废水中氨氮离子转化为游离氨。
NH4++OH-→NH3+H2O
当废水pH为7左右,氨氮多以NH4+形式存在。随pH增加至大于11时,游离氨占比逐渐增大。利用通入的空气或蒸汽将氨提出,用水、硫酸或盐酸吸收生产各类副产品,实现氨氮有效回收利用。总体氨氮去除率可达70~95%,处理后废水氨氮浓度可小于10mg/L。
含VOCs高氨氮废水常见于石化和垃圾处理行业,目前针对此类废水处理,普遍未考虑过程中无组织排放VOCs带来的环境危害。个别环境政策较为严苛的地区,常见处理思路是分别针对VOCs和氨氮污染物,独立去除后实现超净排放。其工艺能耗高,氨氮和VOCs资源化利用效率不足,废水处理成本总体偏高。随着国家对VOCs环境排放的管控愈加严格,迫切需要针对该类废水更加高效、节能、资源化、低成本处理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无焰火炬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无焰火炬装置针对石化、垃圾处理等行业产生的含VOCs高氨氮废水,通过处理实现超净排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圣高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55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数控车床刀具固定机构
- 下一篇:一种扫路车用清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