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主动式通风塔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5103.6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57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发明(设计)人: | 杨毅;吴震陵;田向宁;丁德;刘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杨毅;田向宁;丁德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13/08;F24F13/20 |
代理公司: |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0 | 代理人: | 解明铠 |
地址: | 310027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通风 | ||
1.主动式通风塔,其特征在于,包括相互嵌套的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的筒壁自身围成引导空气上升的排风通道,所述内筒的外壁和所述外筒的内壁之间设有引导空气下降的新风通道;
所述新风通道的底部设有电力驱动的新风动力装置,所述排风通道的顶部设有电力驱动的排风动力装置;
在所述主动式通风塔的顶部,排风通道的出口高于所述新风通道的入口;
在所述主动式通风塔的底部,排风通道的入口与所述新风通道的出口为开放式结构且具有不同的朝向,或排风通道的入口与所述新风通道的出口经由待换气的室内空间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通风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和/或所述外筒的筒壁铺设有隔热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通风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和/或所述外筒的筒壁包括钢结构的骨架和包覆于骨架的隔热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通风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新风动力装置和所述排风动力装置的空气流量可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通风塔,其特征在于,在同一高度部位,所述内筒和所述外筒的横截面积之比为1/1.5~1/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主动式通风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通道内设有引导排风的第一导流板,所述新风通道内设有引导新风的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和所述第二导流板均为绕所述内筒的中心线呈圆周排布的多块;各第一导流板的一侧边在所述内筒的中心线处相互连接,另一侧边与所述内筒的筒壁连接;各第二导流板的一侧边与所述内筒的筒壁连接,另一侧边与所述外筒的筒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主动式通风塔,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板将所述排风通道分隔为多个上升扇区通道,每个所述上升扇区通道的顶部安装一套所述排风动力装置;所述第二导流板将所述新风通道分隔为多个下降扇区通道,每个所述下降扇区通道的底部安装一套所述新风动力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通风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通道的入口与所述新风通道的出口沿所述外筒的外周交替间隔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通风塔,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通道连通至所述室内空间的顶部,所述新风通道连通至所述室内空间的侧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动式通风塔,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空间分隔为多个单元间,各单元间均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且同一单元间的进风口低于出风口;
各单元间的进风口与所述新风通道的出口连通,各单元间的出风口与排风通道的入口连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杨毅;田向宁;丁德,未经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杨毅;田向宁;丁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510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悬挑桁架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发动机传动预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