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静脉回流留置针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53399.8 | 申请日: | 2019-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74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米娜;朱志立;李文敬;张丽;张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5/158 | 分类号: | A61M5/158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林慰敏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回流 留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静脉回流留置针,具体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留置针本体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留置针本体之间设有延长管,所述延长管上设有止液夹,所述留置针本体内部设有留置针头,所述留置针头外部设有针帽,所述留置针本体内部设有聚液空腔,所述留置针头一端与聚液空腔相连,所述聚液空腔内部与留置针头内腔之间设有活动件。本实用新型通过活动件对留置针头内腔的搅拌,静脉注射液经连接座由延长管输送至聚液空腔内部聚集,进入的注射液可冲击在受力板上,带给活动件一个转向力,连同限位凸点一同对留置针头内腔产生类似搅拌的转动,可有效避免因血液回流或粉末状药物堵塞留置针头内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静脉回流留置针。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项护理操作,它以给药迅速、疗效快等优势,在治疗疾病、抢救患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临床最常用、最直接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随着临床护理的不断进步,静脉留置针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输液中。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既减轻患者因反复穿刺的引起的疼痛感;利于紧急抢救;又减少护士穿刺操作次数,提高工作效率。
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经常出现穿刺部位感染、皮下血肿、液体渗漏、导管堵塞、静脉炎和静脉血栓等不良反应。尤其是导管堵塞现象,使静脉留置针不能正常使用,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又增加了护理工作量。造成导管堵塞的原因较为复杂,通常与留置针静脉血回流、静脉营养输液后导管冲洗不彻底,封管液种类、用量以及推注速度选择不当,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等有关。引起导管堵塞的诸多因素中,以护士在封管时操作不当造成血液反流形成堵塞,以及封管后患者过度活动或肢体受压引起静脉压力过高导致血液反流引起的导管堵塞尤为突出。在生理状态下,血液的流体静水压与组织液的胶体渗透压和血浆的胶体渗透压及组织液的流体静水压是两组相互拮抗的压力,这两种压力保持着动态的平衡。但静脉因管壁薄、口径大的生理特点,血液易受血管内的血液重力及血管外组织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平卧位时,全身各静脉大致都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重力对静脉血回流影响不大。当人体呈直立体位或活动、用力时,受重力的影响,血液便滞留在心脏水平以下的血管中。而静脉留置针是将柔软的外套管留在血管内进行输液的工具,因其与外界相通,当重力及血管外组织压力等因素致使静脉压升高并高于延长管3内压力时,血液便容易反流到留置针的管腔,使堵管率增加、留置时间缩短。因此,血液反流引起的导管堵塞问题亟待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防静脉回流留置针,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有效解决滞留针因血液反流引起的导管堵塞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静脉回流留置针,包括留置针本体和连接座,所述连接座与留置针本体之间设有延长管,所述延长管上设有止液夹;
所述留置针本体内部设有留置针头,所述留置针头外部设有针帽,所述留置针本体内部设有聚液空腔,所述留置针头一端与聚液空腔相连,所述聚液空腔内部与留置针头内腔之间设有活动件,所述留置针本体远离留置针头一端外壁与延长管之间固定设有分叉管,所述留置针本体远离留置针头一端内部设有收纳空腔,所述收纳空腔与聚液空腔之间设有通槽,所述收纳空腔内部设有密封塞,所述留置针本体远离留置针头一端外壁设有第一密封帽;
所述活动件包括多个受力板,所述受力板一端设有主体板,所述受力板另一端设有连杆,所述连杆外壁均匀设有多个限位凸点,所述受力板、主体板、连杆和限位凸点均一体成型;
所述密封塞包括塞柱,所述塞柱顶端中部设有限位槽;
所述第一密封帽包括第一帽壳,所述第一帽壳内壁中部固定设有限位凸片,所述第一帽壳外壁均匀固定设有防滑凸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533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土壤重金属镉有效态快速测定的生物膜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网口监控摄像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