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准直激光光束发射角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7992.1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86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4 |
发明(设计)人: | 袁宏永;张飞;栾林;曹存智;毛赫;李云飞;李开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30 | 分类号: | G02B27/3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丁瑞瑞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光束 发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准直激光光束发射角的装置,包括螺旋微调结构、激光器、平凸透镜以及镜筒,螺旋微调结构螺纹连接在镜筒内且运动方向为镜筒的长度方向,螺旋微调结构位于镜筒内的端部安装有激光器,平凸透镜固定在所述镜筒内,激光器正对平凸透镜的平面,所述平凸透镜的凸面对外;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制造方便,由于设置螺旋微调结构,实现准直过程可微调,对于遥测仪结构件加工精度要求低,非常适合于激光气体遥测装置中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可调节半导体激光器光束发散角压缩技术的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准直激光光束发射角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在激光气体遥测装置中,激光光束穿过气体被背景物体反射,这时为了增加被遥测装置收集的光通量,需要减小光束在背景反射物处的光斑大小,但一般遥测装置中使用的是DFB半导体激光器,而半导体激光器由于边沿发射机制光束发射角很大,不能直接适用于遥测仪,这时需要光束变换来压缩激光光束的发散角大小。通常压缩激光光束发射角的方法有望远镜系统准直,二元光学消像散准直器件的准直等,但这些方法大多结构复杂,不利于做出模块安装于便携式遥测装置中。
论文文献《夏秀兰,龚正烈.半导体激光器光束的准直[J].光电子激光,1996(5):283-287》公开了半导体激光器光束的准直技术,对单透镜准直方法进行了理论探讨和计算,最终得出只要选择合适的透镜相对孔径以及透镜和半导体激光器的相对位置,那么采用该准直方法可以获得令人较为满意的结果的结论。但是,该准直技术侧重于准直的方法,并没有提供准直的结构且方法复杂,不利于做出模块安装于便携式遥测装置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便于安装于遥测装置中的准直激光光束发射角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准直激光光束发射角的装置,包括螺旋微调结构、激光器、平凸透镜以及镜筒,所述螺旋微调结构螺纹连接在所述镜筒内且运动方向为所述镜筒的长度方向,所述螺旋微调结构位于所述镜筒内的端部安装有激光器,所述平凸透镜固定在所述镜筒内,所述激光器正对所述平凸透镜的平面,所述平凸透镜的凸面对外。
本实用新型使用单个平凸透镜加螺旋微调结构进行准直激光光束的发射角,通过旋转镜筒的螺距可细微调整准直透镜的焦距,使得激光器能更精准的位于平凸透镜的焦点上,整个装置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同时由于可微调,对于遥测仪结构件加工精度要求低,非常适合于激光气体遥测装置中使用。
优选的,所述螺旋微调结构为侧面设有刻度且正对镜筒的一侧内部设有空腔的杆状结构。
优选的,所述螺旋微调结构套接有旋转部件。
优选的,所述平凸透镜边缘设有台阶,所述镜筒内壁设有垂直于长度方向的凹槽,所述台阶卡接在所述凹槽内。
优选的,所述准直激光光束发射角的装置还包括对激光器的工作温度控制的PCB电路板,所述激光器为DFB激光器,所述激光器包括若干个引脚,所述PCB电路板和所述激光器的若干个引脚均放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若干个引脚与所述PCB电路板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PCB电路板包括主控芯片U1A、监控电路、配置电路、温度反馈电路,所述激光器包括内置的热敏电阻,所述主控芯片U1A分别与配置电路以及温度反馈电路连接,所述监控电路与配置电路连接,所述配置电路与温度反馈电路连接,温度反馈电路与激光器内置的热敏电阻连接,所述激光器内部还集成了制冷片,所述制冷片与所述配置电路连接。封装在激光器中的热敏电阻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阻值不同,将热敏电阻与温度反馈电路连接,主控芯片U1A通过设置温度反馈电路中可调电阻器的阻值,快速调节温度,同时主控芯片U1A调节配置电路的电流输出端最大输出电流和电势差,主控芯片U1A根据监控电路反馈的输出电流方向与大小判断状态是否正常,若异常则关闭配置电路输出功能,保证快速调节温度的同时保证较大输出电流,解决温度调节的速度与调节稳定的矛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安徽泽众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79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检测线缆松脱的光纤配线架
- 下一篇:一种智能交通信号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