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绵钛生产中防真空通道堵塞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7632.1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5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舒煜;张履国;陈太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12 | 分类号: | C22B34/12;C22B9/02;C22B5/04 |
代理公司: | 遵义市冈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2102 | 代理人: | 刘刚 |
地址: | 563000 ***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生产 真空 通道 堵塞 装置 | ||
一种海绵钛生产中防真空通道堵塞的装置,包括冷凝器、筛板、反应器、氯化镁管、大盖、大盖立管和加热炉;所述的大盖立管设在大盖的中心位置。本实用新型取消抽空管,采用氯化镁管进行抽空,减少大盖焊缝,减少产品进气率;缩短蒸馏生产周期10小时左右;节约氩气消耗;节约蒸馏生产电耗;降低操作工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绵钛生产,特别涉及一种海绵钛生产中防真空通道堵塞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工业生产海绵钛均采克劳尔法,炉型大型化方向发展的倒U型联合法(图1所示)生产海绵钛,倒U型联合法是还原生产的热端与收集冷凝物的冷端系统中间通过过道横管连接,组成生产系统。海绵钛还原生产结束后在热端反应器有海绵钛、和部分氯化镁、镁,通过在冷端系统装一个反应器用来收集从热端蒸馏过来的氯化镁和少量的镁,蒸馏完成后才得到纯净的海绵钛产品。但在蒸馏时,时常发生堵塞真空通道现象,即在冷端的大盖立管下部形成氯化镁及镁的混合冷凝物。当真空通道堵塞后,必须拆掉大盖上的堵头,才能疏通真空通道,但堵头的质量很大,操作工提起难度大,需要天车吊离,安装时还需要天车吊装,占用了天车运行时间;在处理真空通道堵塞物时,必须停止生产,防止产品被进气污染,通入大量的氩气才能时还原炉内保持正压;处理完成才送电升温到工艺控制温度进行蒸馏,整过处理工程需要耽误10h左右时间。因此,处理堵管不但增加氩气消耗、电耗,还耽误生产周期,操作工的劳动强度也增加。多数厂家为解决此技术采用机械疏通和电加热疏通,但效果仍不理想。现有蒸馏技术缺陷导致蒸馏通道堵塞原因:1、抽空管与蒸馏通道的距离太近。在蒸馏时,氯化镁和少量镁的冷凝物蒸馏进入冷端反应器时,因抽空管与蒸馏通道的距离近,部分在抽空管处冷凝,随蒸馏时间进行,冷凝物在此处堆积越多,最后堵塞真空通道;2、蒸馏初期冷凝物进入冷端反应器的量大(蒸馏升温到900℃-980℃和启动高真空时间太早),导致蒸馏通道过早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解决海绵钛生产中蒸馏阶段真空通道堵塞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下列技术方案:
一种海绵钛生产中防真空通道堵塞的装置,包括冷凝器12、筛板13、反应器14、氯化镁管15、大盖16、大盖立管17和加热炉18;所述的大盖立管17设置在大盖16的中心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取消抽空管,采用氯化镁管进行抽空,减少大盖焊缝,减少产品进气率。
2、本实用新型因解决堵管技术难题,缩短蒸馏生产周期10小时左右。
3、本实用新型因解决堵管技术难题,节约氩气消耗。
4、本实用新型因解决堵管技术难题,节约蒸馏生产电耗。
5、本实用新型因解决堵管技术难题,降低操作工的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海绵钛蒸馏生产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中:1-冷凝器、2-筛板、3-反应器、4-氯化镁管、5-大盖、6-抽空管、7-大盖立管、8-冷凝物、9-海绵钛、10-加热炉、11-抽空管套管。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海绵钛生产中防真空通道堵塞的工艺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中:12-冷凝器、13-筛板、14-反应器、15-氯化镁管、16-大盖、17-大盖立管、18-加热炉。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遵义钛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763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蓄电池保险丝盒
- 下一篇:一种三轴联动检测螺纹孔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