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6772.7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33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玲;聂惠婷;王婷;张月萍;张萌萌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小玲 |
主分类号: | A61F5/055 | 分类号: | A61F5/055;A61M16/04;A61H9/00 |
代理公司: | 昆明合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10 | 代理人: | 牛林涛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外科 气管 切开 术后 护理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揭示了一种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设备,包括颈托端面内径自上下两端向中部等比内缩,颈托内壁填充有气囊,颈托内气囊连通有充气通道,颈托中部开设圆形开口,插管部固定安装于颈托中部开口内,插管部内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插管口,插管部底端面外圆周向下延伸形成环状的凸缘,凸缘高度大于颈托内气囊充满时的厚度通过;设置凸缘紧压在患者切开伤口周围的皮肤上,形成一个边缘密封的圈,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伤口喷出的痰液外溅,而且凸缘紧压使伤口部呈底部中心高于边缘,因此痰液会流向凸缘压出圈的边缘,而不会回流污染伤口,有效保证了伤口部的洁净,有利于患者的健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设备。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主要研究的病症包括有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
由于神经外科病患普遍脑部神经受损,常见病患要么完全丧失自主能力,要么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导致自身无法自主呼吸,因此临床上进行抢救常需实施颈部气管切开手术。在对患者进行术后护理时,尤其需要注意气管切开部的卫生和保护。为了防止患者乱动可能会对切开部的伤口造成意外损伤,一般需要对患者颈部进行固定。同时若患者肺部有痰液,痰液就会从切开部喷发出来,有可能弄脏患者和护理人员的衣物,造成不便。
目前大多数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装置多采用系带方式固定在患者颈部,例如棉绳或松紧扣,但都无法解决在不增加患者不适感的前提下将护理装置牢固的固定于患者颈部的问题。因此目前普遍采用具有松紧带的颈托圈进行颈部固定,并在颈托圈上开口以方便插管。但现有的颈托圈也无法有效的处理患者痰液喷发的问题,而且极易受到患者颈部乱动影响造成插管脱落的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设备,具备插管固定牢固,有效清除痰液并保证伤口处干净,便于护理操作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术后护理装置无法处理患者痰液喷发,且极易受到患者颈部乱动影响导致插管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设备,包括具有弹性伸缩力的颈托,颈托端面内径自上下两端向中部等比内缩,颈托内壁填充有气囊,颈托内气囊连通有充气通道,颈托中部开设圆形开口;塑胶制成的插管部,插管部固定安装于颈托中部开口内,插管部内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插管口,插管部底端面外圆周向下延伸形成环状的凸缘,凸缘高度大于颈托内气囊充满时的厚度。本方案通过设置颈托内的气囊,通过充气通道向气囊充入气体,根据气囊和患者脖颈的接触程度,控制气囊的进气量,能够对不同患者的颈部都能起到舒适固定的效果,避免了患者颈部乱动导致插管脱落的问题;设置凸缘紧压在患者切开伤口周围的皮肤上,形成一个边缘密封的圈,一定程度上能够防止伤口喷出的痰液外溅,而且凸缘紧压使伤口部呈底部中心高于边缘,因此痰液会流向凸缘压出圈的边缘,而不会回流污染伤口,有效保证了伤口部的洁净,有利于患者的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设备,其中颈托内壁填充有气囊包括等距竖向设置的气囊条和位于颈托内壁上下两端的水平设置的气囊圈。本方案通过设置气囊条和气囊圈,气囊条在颈托内起到了竖向支撑作用,而和气囊条交叉相连的气囊圈则分别紧贴于患者下颌部和肩部,和气囊条配合围绕患者颈部形成一个筒状固定结构,有效避免了患者乱动,导致伤及切开部或造成插管脱落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神经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设备,其中气囊条上等距设有半球状的凸起。本方案通过设置凸起,一方面能够根据凸起接触脖颈的程度,有助于控制气囊进气量,另一方面也能够对颈部筋肉进行按摩,提高患者穿戴舒适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小玲,未经李小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67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油箱喷漆加工用定位装置
- 下一篇:兽医注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