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眼科术后俯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5520.2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35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2 |
发明(设计)人: | 李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7 | 分类号: | A61G7/07 |
代理公司: | 沈阳维特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9 | 代理人: | 甄玉荃 |
地址: | 110034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眼科 术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眼科术后俯位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安装于底座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内部中空形成空腔的主杆、套设在主杆空腔内的副杆以及固定副杆、主杆位置的调节螺丝,所述主杆的上端侧壁上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调节螺丝上设有适配于内螺纹的外螺纹,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化,易收纳,省空间;可随患者的体位变换来调节高度和一定的角度即U型面枕可调节角度,操作简便,在保证患者术后效果的基础上使患者舒适度达到最大,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心理;底座设有滑轮,且滑轮可以制动,使得该结构适宜更多的人群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涉及一种眼科术后俯位装置。
背景技术
在眼科眼底手术术后,需要将硅油留置在高位,因此病人需要俯位,即无论坐,立,行走还是睡眠状态都需要眼部处于低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眼科术后俯位装置,为确保无论病人在行走还是睡眠时均确保硅油位置在最高处,促进术后恢复顺利,避免术后发生白内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眼科术后俯位装置,包括底座以及安装于底座上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包括内部中空形成空腔的主杆、套设在主杆空腔内的副杆以及固定副杆、主杆位置的调节螺丝,所述主杆的上端侧壁上设有插孔,所述插孔内设有内螺纹,所述调节螺丝上设有适配于内螺纹的外螺纹,所述副杆上设有沿副杆长度方向设置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插孔相适配,所述调节螺丝插入凹槽与插孔;所述副杆上方固定有隔离盘,隔离盘上设有四角高度可调节的环形骨架,隔离盘的形状与环形骨架一致,环形骨架上设有与其形状一致的U型面枕。
所述环形骨架上还设有弧形下颌托,弧形下颌托与U型面枕通过可调节织带连接。
所述底座端部下方安装有5个带锁且设有防滑层的万向轮。
所述环形骨架的四角设有螺栓,隔离盘对应处设有螺栓孔,通过螺栓和螺栓孔的配合实现环形骨架前后的高度调节,即环形骨架与副杆之间可调节角度,所述弧形下颌托与U型面枕不在一个平面上,下颌托较U型面枕的高度低5厘米。
所述支撑杆上,隔离盘下方设有可折叠托盘和推把。
所述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可折叠长弧形把手。
所述U型面枕通过绑带固定在环形骨架上,所述U型面枕采用质地柔软的棉布将其缝制成U型口袋,里面填充蓬松人造海绵,拉链封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功能多样化,易收纳,省空间;可随患者的体位变换来调节高度和一定的角度即U型面枕可调节角度,操作简便,在保证患者术后效果的基础上使患者舒适度达到最大,消除患者紧张、焦虑心理;底座设有滑轮,且滑轮可以制动,使得该结构适宜更多的人群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杆和底座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副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隔离盘和环形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U型面枕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5结合如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未经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55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饮水罐塑料原料混合搅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装配式建筑墙板吊装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