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机转子铁芯的铆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4743.7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27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龙海;宋高军;罗柏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大地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2 | 分类号: | H02K15/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勤知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39 | 代理人: | 何兵;饶盛添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机 转子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机转子铁芯的铆紧设备,上述铆紧设备通过下部顶升机构的升降实现转子和工装板的高度位置锁定功能,通过上部下压机构的升降实现转子压圈的导正压紧功能,通过上部铆压机构的径向伸缩实现压圈外壁的变形,从而铆紧压圈于转子转轴环形槽内,该铆紧设备具有代替人工对转子铁芯进行紧固操作,满足批量生产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电机转子铁芯的铆紧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普及,永磁驱动电机以其体积小、功率密度高、调速范围广的优点,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运用。永磁电机转子铁芯的轴向固定方式一般与其转子铁芯内径有关,对于转子铁芯内径小且转速较高的电机,转子铁芯套入转轴后,采用圆螺母和圆螺母止动垫圈配合的方式进行轴向固定,但是这种固定方式靠员工手持气动工具对转子铁芯进行紧固,在时间上远远超出预计,在效率和成本上都不能很好满足批量自动化生产工艺。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代替人工对电机转子铁芯进行紧固操作的铆紧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电机转子铁芯的铆紧设备,包括:机架,包括顶板和底板;下压机构,包括第一驱动元件、第一支撑板和定位套筒,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固定部设于所述顶板顶面上,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的活动伸缩轴贯穿所述顶板与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定位套筒对中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面;铆压机构,包括第二驱动元件、铆冲头和铆压分度盘,多个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静止部阵列设置在铆压分度盘330侧边,每个所述第二驱动元件的活动伸缩轴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所述铆冲头,所述铆冲头的自由端圆弧设置且弧度与工件挡圈外圆弧对应,所述铆压分度盘对中设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底面,所述铆压分度盘中部设有通孔,所述铆压分度盘与所述铆冲头对应位置处开设有铆冲槽,所述铆冲槽的拐角处分别设有限位凸台,所述定位套筒位于所述通孔中,所述定位套筒与所述铆冲头的位置对应处设有缺口;顶升机构,包括第三驱动元件和用于拖住工装板的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三驱动元件的固定部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元件的活动伸缩轴贯穿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顶面阵列设有多个定位柱;工装板,用于装载转子在流水线上移动,所述工装板与每个所述定位柱的位置对应处分别设有定位孔。
进一步地,所述下压机构还包括多根第一导轴,多根所述第一导轴分别贯穿所述顶板且可沿轴向滑动,多根所述第一导轴围绕所述第一驱动元件阵列设置,多根所述第一导轴顶端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导轴限位板,多根所述第一导轴底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铆压机构还包括多个支撑脚,多个所述支撑脚阵列设置于所述铆压分度盘底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升机构还包括多根第二导轴,多根所述第二导轴分别贯穿所述底板且可沿轴向滑动,多根所述第二导轴围绕所述第二驱动元件阵列设置,多根所述第二导轴顶端分别与所述第二支撑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第二驱动元件或第三驱动元件设有多个,多个所述第一驱动元件或所述第二驱动元件阵列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元件、第二驱动元件或第三驱动元件包括油缸、气缸或伺服电机其中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下部顶升机构的升降实现转子和工装板的高度位置锁定功能,通过上部下压机构的升降实现转子压圈的导正压紧功能,通过上部铆压机构的径向伸缩实现压圈外壁的变形,从而铆紧压圈于转子转轴环形槽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下压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铆压机构爆炸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铆压分度盘部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大地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大地和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474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