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路板盖体压合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4482.9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49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夏贤冲;严铭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1/00 | 分类号: | B23P21/00;B23P19/027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28513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路板 盖体压合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路板盖体压合装置,包括基板、基座和压合气缸;所述压合气缸通过支撑竖板竖直设置在基板上,其输出端朝下设置且连接有压块;所述基座设置在压块下方相对应的基板上,其顶部通过弹性元件连接有活动面板;所述活动面板上设置有若干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顶片孔,所述基座的顶部在与顶片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若干顶片,所述顶片与顶片孔相配合;通过上述设置,无需人工压合,作业效率高,压合过程中保证电路板受力均匀,避免了元器件因电路板变形而受损,保证了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器件生产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路板盖体压合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器件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电路板装配在盖体内,保证电路板与盖体紧装配和,例如各类传感器器件。传统生产中,通常采用人工装配的方式,通过人手将电路板压合在盖体内,压合过程中容易出现压合不紧、装配用力不均等情况,容易造成电路板变形进而导致板上的元器件受损,影响产品质量。
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路板盖体压合装置,旨在避免电路板因用力不均变形而导致元器件受损,保证产品质量。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路板盖体压合装置,包括基板、基座和压合气缸;所述压合气缸通过支撑竖板竖直设置在基板上,其输出端朝下设置且连接有压块;所述基座设置在压块下方相对应的基板上,其顶部通过弹性元件连接有活动面板;所述活动面板上设置有若干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底部均匀设置有若干顶片孔,所述基座的顶部在与顶片孔对应的位置设置有若干顶片,所述顶片与顶片孔相配合。
所述的电路板盖体压合装置,其中,所述支撑竖板设置有竖向滑轨,所述压块的一侧设置有卡槽,且所述压块通过卡槽与竖向滑轨可滑动连接。
所述的电路板盖体压合装置,其中,所述基座分为上座体和下座体,所述下座体与基板固定连接,所述上座体的底部与下座体的顶部可拆卸连接。
所述的电路板盖体压合装置,其中,所述基座的顶部设置若干有导向柱,所述活动面板可滑动地设置在导向柱上。
所述的电路板盖体压合装置,其中,所述导向柱的顶端设置有限位部。
所述的电路板盖体压合装置,其中,还包括脚踏开关,所述脚踏开关与压合气缸电性连接。
所述的电路板盖体压合装置,其中,所述支撑竖板的底部通过加强筋与基板连接。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盖体压合装置,相比现有技术,通过设置活动面板和顶片,操作时将电路板和盖体放置在放置槽内,电路板在盖体下方,压块压在活动面板,活动面板随之下压,均匀分布的顶片顶在电路板上并将电路板圧入盖体内,完成装配,而均匀分布的顶片保证了电路板受力均匀地圧入盖体内;整个压合过程,无需人工压合,作业效率高,压合过程中保证电路板受力均匀,避免了元器件因电路板变形而受损,保证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路板盖体压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路板盖体压合装置的正面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路板盖体压合装置的实施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448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解淀粉芽孢杆菌油悬浮剂制备装置
- 下一篇:散热布局结构及印制电路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