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玻璃对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2528.3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22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吴潇;吴建中;潘刘欢;杨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大乘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21/02 | 分类号: | G01B21/02;G01B11/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仁杰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97 | 代理人: | 郑新军 |
地址: | 344000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玻璃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玻璃装配生产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汽车玻璃对中装置,包括装置基板,装置基板的中间设有横向齿轮,装置基板上位于横向齿轮的两侧均设有横向齿条,装置基板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滑动座,滑动座的顶面设有横向限位轮组件,装置基板与其中一根横向齿条之间设有横向气缸;装置基板的左右两端位于连接臂的上侧均设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有纵向齿轮支撑板上位于纵向齿轮的两侧均设有纵向齿条,纵向齿条的外端设有纵向限位轮组件,支撑板与纵向齿条之间通过纵向气缸连接;每个支撑板上均设有两个玻璃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能快速自动将汽车玻璃进行对中定位,进而快速准确获得汽车玻璃的长宽尺、确定玻璃种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玻璃装配生产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玻璃对中装置。
背景技术
在汽车玻璃装配产线上,汽车上需要安装汽车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天窗玻璃,然而由于汽车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天窗玻璃均为不规则形状,尤其是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的形状、结构均比较接近,很难从肉眼上直接识别,为了防止后续装配错误,需要在产线上对玻璃进行分拣,确定玻璃种类之后再将对应种类的玻璃转移至对应的装配区域。目前通常都是人工直接测量汽车玻璃的长宽尺寸以确认玻璃的种类,由于汽车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天窗玻璃并非是长方形的,其边缘是弧形的,不同位置的测量尺寸是不相同的,
因此人工每次直接测量玻璃的位置不一致,会导致测量精度低、测量误差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汽车玻璃分拣时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汽车玻璃对中装置,该装置能将汽车玻璃快速自动对中定位,提高汽车玻璃检测精度和检测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玻璃对中装置,包括装置基板,所述装置基板的中间设有横向齿轮,所述装置基板上位于横向齿轮的两侧均设有横向齿条,所述横向齿条的底部与装置基板之间通过横导轨滑动连接,两根横向齿条的侧面均与横向齿轮啮合,所述装置基板的左右两端均设有滑动座,所述滑动座与装置基板之间滑动连接,两个滑动座与两根横向齿条之间通过连接臂一一对应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座的顶面设有横向限位轮组件,所述装置基板与其中一根横向齿条之间设有横向气缸;所述装置基板的左右两端位于连接臂的上侧均设有支撑板,支撑板的两端底部通过支撑座与装置基板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纵向齿轮,所述支撑板上位于纵向齿轮的两侧均设有纵向齿条,所述纵向齿条与支撑板之间通过纵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纵向齿条的外端设有纵向限位轮组件,所述支撑板与纵向齿条之间通过纵向气缸连接;每个支撑板上均设有两个玻璃支撑组件。
汽车玻璃转移至对中装置上并通过四个玻璃支撑组件支撑,两个纵向气缸轴端同步伸出,纵向齿条同步靠近,两组纵向限位轮组件靠近将汽车玻璃的纵向定位、对中;之后横线气缸的轴端伸出,两根横向齿条靠近,两个横向限位轮组件相互靠近将汽车玻璃的总线定位、对中,无论汽车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天窗玻璃的形状如何,同一种规格的汽车玻璃在对中装置上的最终定位状态都是相同的,汽车玻璃对中后,可以通过人工测量两个横向限位轮组件之间、纵向限位轮组件之间的中心距即可快速获得精确的尺寸,进而判断该玻璃为前挡风玻璃、后挡风玻璃、天窗玻璃中的一种。
作为优选,所述纵向限位轮组件包括连接板、转轴,所述转轴与连接板垂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上设有连接孔,所述转轴的上端设有限位轮本体,所述限位轮本体的上端、下端均设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内设有与转轴转动连接的轴承,转轴的上端通过螺母、垫片锁紧,所述限位轮本体的下端向外延伸形成支撑凸环;所述横向限位轮组件的结构与纵向限位轮组件结构相同。由于汽车玻璃边缘为弧面或者斜面,限位轮本体与汽车玻璃边缘接触后形成滚动摩擦,防止汽车玻璃边缘磨损。
作为优选,所述的限位轮本体由尼龙制成。尼龙硬度低、强度又足以对汽车玻璃进行限位,防止限位轮本体与汽车玻璃边缘接触时磕坏汽车玻璃边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大乘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大乘汽车工业有限公司;江西大乘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252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角垂臂表面除锈装置
- 下一篇:一种片状软包锂电池气袋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