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行线锯导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2429.5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3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冯毅;罗伟;王羽姗;吕嘉;吕智;卫小春;张桦栋;徐朝建;武壮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5 | 分类号: | A61B17/1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李龙 |
地址: | 030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行 导引 | ||
一种直行线锯导引器,包括一体化设置的握柄和穿刺管;穿刺管为直管,穿刺管竖直设置在握柄的底部;握柄中部设置有供线锯穿过的线锯导管;穿刺管的上端与线锯导管连通,穿刺管与线锯导管直径尺寸大小相同;穿刺管下端设置有倾斜口。本实用新型,线锯经设备在不损伤入路解剖结构的前提下,安全顺利地到达椎间隙的前方,解决了手术视野限制所带来的操作不便和风险,提高了手术效率和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TES术等椎体切除手术中的线锯导引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直行线锯导引器。
背景技术
在脊椎一期后路en-bloc切除术中,“一锯一刀”是最快最安全实现椎间隙离断的方法,但由于相应器械的缺乏和手术视野的狭窄,线锯常常难以送达椎间隙前方,给术者带来不便。
目前,非特异器械由于长短粗细的不匹配和穿透力的不足,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不仅延长手术时间,降低手术效率,也对患者的安全构成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行线锯导引器,解决TES术等椎体切除手术中线锯安全顺利送达椎间隙前方的问题,线锯经设备在不损伤入路解剖结构的前提下,安全顺利地到达椎间隙的前方,解决了手术视野限制所带来的操作不便和风险,提高了手术效率和精度。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直行线锯导引器,包括一体化设置的握柄和穿刺管;
穿刺管为直管,穿刺管竖直设置在握柄的底部;握柄中部设置有供线锯穿过的线锯导管;穿刺管的上端与线锯导管连通,穿刺管与线锯导管直径尺寸大小相同;穿刺管下端设置有倾斜口。
优选的,穿刺管长度为12cm。
优选的,设备采用金属3D打印技术制造。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穿刺管下端设置有倾斜口,能减小设备向前推进时的阻力,同时,方便术者从椎体前方夹取线锯。线锯经设备在不损伤入路解剖结构的前提下,安全顺利地到达椎间隙的前方,解决了手术视野限制所带来的操作不便和风险,提高了手术效率和精度。
本实用新型中,线锯经设备突破椎间隙到达椎间隙前方,此过程中线锯不与硬膜、脊髓、神经根、血管等重要结构接触,安全便捷。直行线锯导引器采用一体化设计,需采用金属3D打印技术(增材制造技术)制造,区别穿刺管的装配式结构,更加方便快捷,在使用中不会遮挡手术视野,也不会因线锯脱落,对周围组织造成二次伤害。导引器与线锯粗细匹配,长度适中,便于操作。该导引器有效提高了手术效率和精度,为患者提供了安全保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直行线锯导引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直行线锯导引器中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直行线锯导引器,包括一体化设置的握柄2和穿刺管1;
穿刺管1为直管,穿刺管1竖直设置在握柄2的底部;握柄2中部设置有供线锯穿过的线锯导管4;穿刺管1的上端与线锯导管4连通,穿刺管1与线锯导管4直径尺寸大小相同;穿刺管1下端设置有倾斜口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未经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24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