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锯隔离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2344.7 | 申请日: | 2019-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138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冯毅;罗伟;王羽姗;吕嘉;吕智;卫小春;张桦栋;徐朝建;武壮壮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4 | 分类号: | A61B17/14;A61B17/00;A61B9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李龙 |
地址: | 0300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隔离器 | ||
一种线锯隔离器,包括握柄、直杆和弧形板;握柄为实心圆柱体;握柄底部中心与直杆上端连接;直杆为扁平杆,弧形板为扁平杆;弧形板的一端连接直杆下端,其另一端向上弯曲呈弧形;弧形板底部光滑设置,弧形板底部设置有用于卡住线锯的条形的放置槽;放置槽沿弧形板的延伸方向设置为弧线形。本实用新型中,用于卡住线锯,保证线锯准确的到达椎间隙离断预定位置,完成离断后能够轻松回到导轨,在撤出隔离器时不损伤周围组织;同时,用于阻挡线锯与硬膜囊的接触,防止线锯在椎间隙完全离断那一刻的惯性作用力对硬膜囊甚至脊髓的损伤,减少神经损伤的发生,减少手术失误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操作风险,提高手术安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TES等椎体切除手术中的线锯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锯隔离器。
背景技术
在TES术等椎体切除手术中使用线锯进行椎间隙离断时,由于解剖结构的特点和线锯使用方法的特殊,传统的方法往往选择从前向后的垂直切割方式,而椎间隙后方紧邻硬膜囊和脊髓,在椎间隙完全离断后的瞬间惯性作用很容易让线锯损伤到硬膜囊甚至脊髓,导致患者出现脑脊液漏、脊髓损伤甚至离断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我们采取的“一刀一锯”的全新椎体切除术,使得线锯切割从过去的由前向后变换到由前向侧的方法,这样,线锯离断就避开了脊髓,大大降低了损伤脊髓的风险,但这个操作需要线锯从硬膜囊和后纵韧带之间穿过,这就需要一个特殊的隔离保护器才可以进行此项操作。
目前只是利用传统的神经剥离子或骨膜剥离子等,一是保护性差,不能限制线锯滑动,二是无法完整穿越到硬膜囊对侧,这就存在很大隐患。因此,发明一个能二者兼顾的特殊工具非常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锯隔离器,用于卡住线锯,保证线锯准确的到达椎间隙离断预定位置;同时,用于阻挡线锯与硬膜囊的接触,防止线锯在椎间隙完全离断那一刻的惯性作用力对硬膜囊甚至脊髓的损伤,减少神经损伤的发生,减少手术失误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操作风险,提高手术安全。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线锯隔离器,包括握柄、直杆和弧形板;
握柄为实心圆柱体;握柄底部中心与直杆上端连接;直杆为扁平杆,弧形板为扁平杆;弧形板的一端连接直杆下端,其另一端向上弯曲呈弧形;
弧形板底部光滑设置,弧形板底部设置有用于卡住线锯的条形的放置槽;放置槽沿弧形板的延伸方向设置为弧线形。
优选的,弧形板的宽度为1.5cm,长度为3.5cm。
优选的,沿远离直杆的方向,弧形板的厚度逐渐变薄。
优选的,直杆的长度为8cm。
优选的,放置槽的深度为1mm。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中,弧形板质硬较薄,头端更趋薄,有利于穿过,弧形板背侧光滑的一面则用于隔开硬膜囊;放置槽的深度为1mm,用于卡住线锯,保证线锯准确的到达椎间隙离断预定位置,完成离断后能够轻松回到导轨,在撤出隔离器时不损伤周围组织。直杆的长度为8cm增加了手术作业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中,弧形板底部光滑设置,弧形板底部设置有用于卡住线锯的条形的放置槽;弧形板用于线锯离断椎间隙时隔离线锯与硬膜囊,作为一道屏障阻挡线锯与硬膜囊的接触,防止线锯在椎间隙完全离断那一刻的惯性作用力对硬膜囊甚至脊髓的损伤,减少神经损伤的发生,减少手术失误和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操作风险,提高手术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未经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23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旧轮胎回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直行线锯导引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