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电解槽余热回收的发电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40974.0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519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3 |
发明(设计)人: | 谢和平;张洪银;孙立成;莫政宇;刘洪涛;高明忠;李碧雄;莫斯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K27/02 | 分类号: | F01K27/02;F01K25/10;F01D15/10;C25C3/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 |
地址: | 518055 广东省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电解槽 余热 回收 发电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电解槽余热回收的发电系统,包括:循环泵,导热装置及蒸发装置;所述循环泵的出口端与所述导热装置的进口端管道连接,所述导热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蒸发装置的第一进口端管道连接,所述蒸发装置的第一出口端与所述循环泵的进口端管道连接;所述导热装置设置在电解槽的保温层中;有机朗肯循环发电系统;所述换热设备中所用换热介质为液体。通过采用低温低压液体对流换热和有机朗肯循环相结合的热电转化方式,实现电解槽余热安全利用和转化,提升热电转换的效率,提高了余热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解槽余热回收的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目前的电解铝产能为3000多万吨,多采用电解法生产。铝电解槽生产过程中存在约50%左右的散热损失,主要以辐射、对流方式散热至大气环境,目前,还没有较好的热量回收利用方法。
现有技术中一般直接将换热设备安装在电解槽侧壁,利用流体将部分热量带出电解槽,实现用余热利用,利用方式单一并且效率不高。大部分余热仍然无法利用,而且对环境造成了热污染。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解槽余热回收的发电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对电解槽余热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电解槽余热回收的发电系统,其中,包括:
换热设备,包括循环泵,导热装置及蒸发装置,
所述循环泵的出口端与所述导热装置的进口端管道连接,所述导热装置的出口端与所述蒸发装置的第一进口端管道连接,所述蒸发装置的第一出口端与所述循环泵的进口端管道连接;所述导热装置设置在电解槽的保温层中;
余热发电机组,包括循环泵、循环透平、循环发电机、循环冷却器;
所述循环泵的出口端与所述蒸发装置第二进口端管道连接,所述蒸发装置第二出口端与所述循环透平进口端管道连接,所述循环透平出口端与所述循环冷却器进口端管道连接,所述循环冷却器出口端与所述循环泵进口端管道连接,所述循环透平与所述发电机轴连接;
所述换热设备中所用换热介质为液体。
所述的用于电解槽余热回收的发电系统,其中,所述导热装置内部设置有供换热介质通过的通道。
所述的用于电解槽余热回收的发电系统,其中,所述导热装置为金属板材。
所述的用于电解槽余热回收的发电系统,其中,还包括热电模块,所述热电模块设置在所述导热装置的受热面上。
所述的用于电解槽余热回收的发电系统,其中,所述保温层包括电解槽侧壁保温层、电解槽底部的熔池保温层。
所述的用于电解槽余热回收的发电系统,其中,所述电解槽的开口处设置有保温灰层,所述保温灰层的表面设置有热电模块。
所述的用于电解槽余热回收的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体为水。
所述的用于电解槽余热回收的发电系统,其中,所述水的压力为1-2bar。
所述的用于电解槽余热回收的发电系统,其中,所述水的温度低于100℃。
所述的用于电解槽余热回收的发电系统,其中,所述余热发电机组中包括工质,所述工质为四氟乙烷或氟利昂。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用于电解槽余热回收的发电系统,通过采用低温低压液体对流换热和有机朗肯循环相结合的热电转化方式,实现电解槽余热安全利用和转化,提升热电转换的效率,提高了余热利用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4097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泌尿外科护理用术后防感染保护装置
- 下一篇:穿孔机毛管分离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