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去重的大蒜精量排种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7313.2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09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邱小宝 | 申请(专利权)人: | 邱小宝 |
主分类号: | A01C9/02 | 分类号: | A01C9/02;A01C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065700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去重 大蒜 精量排种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去重的大蒜精量排种器,包括排种器主体,排种器主体上设有排种机构、去重机构、开沟机构和覆土机构,去重机构包括敲击块、复位弹簧和曲轴,敲击块为由竖直部和水平部组成的L形结构,竖直部的前端面与链条的内侧贴合,曲轴可转动的设于水平部的上方,且曲轴与水平部贴合。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采用传送式取排种,在避免播种拥堵的同时,还可以降低落种点,实现精确落种,保证准确的株距;设置去重机构,通过去重机构对取种勺的高频率敲击使其多取的种子掉落至种箱,以实现单粒取种;设置覆土轮,可以有效地控制播种深度及鳞牙的朝向,减少出现鳞牙朝下的现象的几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去重的大蒜精量排种器。
背景技术
国内大蒜种植以小规模和精耕细作的模式进行种植,国内现有大蒜种植机技术主要按照随机播种形式展开及大蒜点播技术。蒜种在点播过程中鳞牙的方向为自由状态,种植后的鳞牙方向自由掉落时的状态随机确定。
目前国内大蒜播种技术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蒜种大小形状的不同,在单粒取种过程中存在漏取,多取和损坏的情况蛮严重影响了大蒜播种质量和效率。
2)大蒜播种机的播种部分容易出现堵塞的情况,导致部分区域漏播的情况,并导致株距过大或者过小,导致产量不佳;播种入土深度不同,蒜种出芽参差不齐。
3)随机播种的形式,会存在鳞牙向下的情况,鳞牙向下会导致无法正常发芽生长,严重影响大蒜产量。
4)由于蒜种大小形状不同,又因为机器落种点距离地面较高,无法保证每颗蒜种精确掉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去重的大蒜精量排种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去重的大蒜精量排种器,包括排种器主体,其结构要点在于:排种器主体上设有排种机构、去重机构、开沟机构和覆土机构;排种器主体为倾斜设置,且排种器主体下部的后侧设有用于与播种机相连接的固定支架;排种机构包括上端链轮、下端链轮、六方轴、弹簧、链条和取种勺,上端链轮和下端链轮分别设于排种器主体内部的上下两端,其中上端链轮连接有用于驱动上端链轮转动的六方轴,且下端链轮与排种器主体之间连接有弹簧,上端链轮和下端链轮的外侧设有链条,且链条的外侧安装有数个沿周向等距排布的取种勺;去重机构包括敲击块、复位弹簧和曲轴,敲击块为由竖直部和水平部组成的L形结构,竖直部的前端面与链条的内侧贴合,且竖直部的顶端的后侧与排种器主体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水平部远离竖直部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排种器主体转动连接,曲轴可转动的设于水平部的上方,且曲轴与水平部贴合;开沟机构包括开沟器和刮土板,其中开沟器设于固定支架的下方,且开沟器的两侧均设有与固定支架相连接的刮土板;覆土机构包括固定片和覆土轮,其中排种器主体的底部的两侧均设有固定片,且固定片之间安装有覆土轮。
作为优选的,排种器主体由塑料注塑而成。
作为优选的,排种器主体的后侧设有插板,且插板由透明材料制成。
作为优选的,排种器主体内设有用于驱动六方轴转动的第一电机以及用于驱动曲轴转动的第二电机。
作为优选的,取种勺由工程塑料制成,且取种勺的数量为11个。
作为优选的,曲轴的截面为正六边形。
作为优选的,开沟器为由两个圆形的锰钢板组成的V型结构,且两个锰钢板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作为优选的,覆土轮为由硅胶制成的波轮式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邱小宝,未经邱小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73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助剂生产用的筛选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捷式悬挂晾衣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