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养殖池充气式排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6999.3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91018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谌微;刘志强;蒋科技;赵明;马春艳;张凤英;宋炜;马凌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3/10 | 分类号: | A01K63/10;A01K6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3 | 代理人: | 宋缨 |
地址: | 20009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养殖 充气式 排污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池充气式排污结构,包括若干充气管、分气管、主气管和排水管,若干充气管沿贴近养殖池池壁的周向设置在养殖池的底部且能够通过充气管充气使得养殖池内的养殖水体整体发生转动,各充气管分别通过分气管与主气管连通且各分气管上分别设有气阀,排水管设置于养殖池的中部,排水管的上端伸出养殖水体液面以上、出水端从养殖池伸出,排水管对应养殖池底部的位置沿周向设有排水孔,排水管位于养殖池以外的管段上设有排水阀。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降低排污工作量和操作难度,提高排污效率,且有利于更加彻底地将池底的有害杂质排出,提升排污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养殖池排污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养殖池充气式排污结构。
背景技术
室内水泥池养殖是水产养殖的一种重要的养殖形式,因其养殖密度高、水体相对较小,养殖水体负荷大,水体内残饵、粪便等有害杂质相对较多。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这些有害物质沉淀于池底,由于其均匀分布于池塘底部,较为分散,不集中,通过传统的虹吸方式将其排除耗时耗力,操作效率低,且不能保证能够将上述有害物质全部排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养殖池充气式排污结构,降低养殖池排污操作难度,提高排污效率和排污效果。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养殖池充气式排污结构,包括若干充气管、分气管、主气管和排水管,所述若干充气管沿贴近养殖池池壁的周向设置在养殖池的底部且能够通过充气管充气使得养殖池内的养殖水体整体发生转动,各充气管分别通过分气管与主气管连通且各分气管上分别设有气阀,所述排水管设置于养殖池的中部,所述排水管的上端伸出养殖水体液面以上、出水端从养殖池伸出,所述排水管对应养殖池底部的位置沿周向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管位于养殖池以外的管段上设有排水阀。
所述充气管沿养殖池的周向均匀间隔分布。
所述充气管为可弯曲的柔性纳米管,且管壁上密布有出气孔。
所述养殖池的水平截面呈正方形且内部四角为圆弧过渡结构,所述养殖池的底部为四周高、中间低的锅形结构。
所述养殖池的水平截面呈圆形,所述养殖池的底部为四周高、中间地的锅形结构。
所述分气管垂直安装在养殖池的内壁,所述主气管水平安装在养殖池的内壁且主气管位于养殖水体液面以上,所述气阀位于养殖水体液面以上。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充气管向养殖池内的养殖水体中充气,通过充气管产生的气泡带动养殖水体朝同一周向发生转动,能够将池塘内的杂质集中到养殖池中间的排水管附近,通过排水时的水流带动即可将杂质通过排水管排出养殖池,通过控制充气和排水即可完成养殖池池底排污工作,能够有效降低排污工作量和操作难度,提高排污效率,且有利于更加彻底地将池底的有害杂质排出,提升排污效果。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充气管布置于养殖池中可同时用于水体充氧,实现排污和补氧双重功能,只需要改变原有补氧充气管的布置方式而无需增加额外充气设施,有利于降低成本,适用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养殖池充气式排污结构,包括四根充气管1、四根分气管2、主气管3和排水管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69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柜式电饼铛
- 下一篇:料斗自动振料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