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够识别楼层的平层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6915.6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212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8 |
发明(设计)人: | 刘澈;侯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阿尔法电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34 | 分类号: | B66B1/34;B66B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联科律师事务所 31350 | 代理人: | 李玉祥 |
地址: | 20190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能够 识别 楼层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梯生产相关技术领域的一种能够识别楼层的平层系统,包括依次通信连接的平层感应器、平层检测器和电梯控制板;还包括平层插板,平层插板上设置有第一孔列和第二孔列;平层感应器包含第一光电感应器和第二光电感应器,第一光电感应器的位置与第一孔列的位置相适配,第二光电感应器的位置与第二孔列的位置相适配;当平层感应器经过平层插板时,第一光电感应器检测第一孔列产生的信号为基准值,第二光电感应器检测第二孔列产生的信号为检测值,电梯控制板通过检测值识别实际楼层;读数准确,简便易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生产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够识别楼层的平层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垂直升降电梯,一般是通过平层插板是否遮挡平层感应器,来判断电梯的轿厢是否处在平层位置。如图1所示,当平层感应器上的平层信号检测光电被平层插板遮挡后,平层感应器就可以通过连接电缆以电压的形式,把信号传输到电梯控制板中的平层检测器,这样,电梯控制板就根据平层检测器接收到的电压信号,判断电梯轿厢是否处于平层位置。但是,这种判断电梯轿厢平层位置的方法存在一个问题。具体来讲,就是现有技术中,每块平层插板都是一样的,这就造成了通过前文所介绍的方法,仅仅可以判断电梯是否处于平层位置,却无法判断电梯当前所处的实际楼层。在实际使用中,如果遇到电梯牵引绳因为打滑等原因造成脉冲丢失等情形时,甚至在电梯轿厢错层时,现有的平层感应器识通过别出平层插板识别的电梯轿厢所处的楼层与其实际所处的楼层就会存在偏差,这就需要有一种装置能够帮助电梯矫正脉冲或楼层,从而提高电梯的安全性和平层精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平层系统无法判断楼层数值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能够识别楼层的平层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能够识别楼层的平层系统,包括依次通信连接的平层感应器、平层检测器和电梯控制板;还包括平层插板,所述平层插板上设置有第一孔列和第二孔列;所述平层感应器包含第一光电感应器和第二光电感应器,所述第一光电感应器的位置与所述第一孔列的位置相适配,所述第二光电感应器的位置与所述第二孔列的位置相适配;当所述平层感应器经过所述平层插板时,所述第一光电感应器检测所述第一孔列产生的信号为基准值,所述第二光电感应器检测所述第二孔列产生的信号为检测值,所述电梯控制板通过所述检测值识别实际楼层。
进一步的,所述平层插板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平层插板上的所述第一孔列的孔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一孔列相对于各自所对应的所述平层插板的位置均相同;若干个所述平层插板上的所述第二孔列的孔的数量以及所述第二孔列相对于各自所对应的所述第一孔列的位置均不相同。
优选的,所述第一孔列的孔的数量为6个。
优选的,所述第一孔列和所述第二孔列中的孔均为尺寸相同的圆形通孔。
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能够识别楼层的平层系统基础上,若干个所述平层插板中至少有一个上面设置有倾角传感器,所述倾角传感器与所述电梯控制板通信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平层感应器从第一孔列和第二孔列分别检测出基准值和检测值,不仅能够读出楼层数值,而且检测准确;
2.仅需在平层插板上打几个孔即可实现前述目的,简便易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平层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平层系统中平层插板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阿尔法电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阿尔法电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69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