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带保险的防拉断缓震撕带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6064.5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278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赵吉星;但佳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吉宙研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35/04 | 分类号: | A62B35/04 |
代理公司: | 成都厚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55 | 代理人: | 杨琪 |
地址: | 610017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险 拉断 缓震撕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带保险的防拉断缓震撕带,包括缓震撕带本体和固定绳,所述缓震撕带本体包括互相连接的两层织带,所述织带的一端为撕裂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织带的连接端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通过固定绳穿过固定孔将两层织带的连接端加固连接。本实用新型在缓震撕带最大开度(即两层织带连接端)处设置保险,即通过固定绳穿过固定孔将两层织带的连接端加固连接,提高了缓震撕带所能承受最大冲击力的上限,防止缓震撕带被拉断,进而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震撕带,尤其涉及一种自带保险的防拉断缓震撕带。
背景技术
在高空作业时,操作人员需要佩戴安全防护装置,以免发生坠落的危险。市面上的部分安全防护装置使用缓震撕带,坠落时,通过撕裂缓震撕带吸收冲击动能,提供缓冲作用,但是现有缓震撕带在撕到最后(最大开度)时,连接处没有保险措施,所承受的冲击力较小,导致存在连接处断裂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连接处加固、自带保险的防拉断缓震撕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自带保险的防拉断缓震撕带,包括缓震撕带本体和固定绳,所述缓震撕带本体包括互相连接的两层织带,所述织带的一端为撕裂端,另一端为连接端,所述织带的连接端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通过固定绳穿过固定孔将两层织带的连接端加固连接。
优选的,所述的缓震撕带本体由一根完整织带对折而成,对折后形成两层织带,通过车缝使对折后的两层织带贴合固定,对折处即为连接端。
所述的每个连接端设有两个固定孔。
优选的,所述的缓震撕带本体被包覆在缓震包内,缓震撕带本体的其中一个撕裂端从缓震包一端伸出连接用于固定的锚点,另一个撕裂端从缓震包另一端伸出连接人体。
优选的,所述的缓震包为热缩套管。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绳为PE绳或者钢丝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在缓震撕带最大开度(即两层织带连接端)处设置保险,即通过固定绳穿过固定孔将两层织带的连接端加固连接,提高了缓震撕带所能承受最大冲击力的上限,防止缓震撕带被拉断,进而进一步提高了安全性能。
(2)缓震撕带被包覆在缓震包内,缓震包对缓震撕带本体起到固定、保护的作用,防止缓震撕带本体受到外界侵蚀,影响性能,提高了使用寿命,而且使整个防护装备更小巧,便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缓震包内与人体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人体坠落后的展开示意图;
图中,1-撕裂端,2-连接端,3-织带,4-固定孔,5-锚点,6-缓震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自带保险的防拉断缓震撕带,包括缓震撕带本体和固定绳,所述缓震撕带本体包括互相连接的两层织带3,所述织带3的一端为撕裂端1,另一端为连接端2,所述织带3的连接端2设有至少一个固定孔4,通过固定绳穿过固定孔4将两层织带3的连接端2加固连接,其中,所述的固定绳为PE绳或者钢丝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吉宙研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吉宙研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606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内科用透析管固定装置
- 下一篇:无水炮泥清洁生产用后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