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套塑预涂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4740.5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593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朱荣泉;沈新华;谢松年;马建林;钱镇国;严惠良;何侃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3/12 | 分类号: | B05C3/12;B05C13/02;B05C11/10;G02B6/44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93 | 代理人: | 杜丹盛 |
地址: | 313009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塑预涂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套塑预涂覆装置,其包括抹油座以及连接于所述抹油座上的出口模,所述抹油座开设有模腔以及与所述模腔相通的进料通道,所述套塑预涂覆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抹油座上的分料锥和连接于所述分料锥上的进口模,所述分料锥包括延伸至所述模腔内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开设有供光纤穿设的中心孔,所述进口模和所述出口模开设有与所述光纤直径相配合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中心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光纤直径。本实用新型的套塑预涂覆装置,光纤在主体部内时不会与中心孔周壁接触,减少了光纤与模具的接触长度,从而大大降低了光纤在涂覆时的受损程度,提升了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缆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套塑预涂覆装置。
背景技术
光缆主要是由光纤、套设在光纤外部的套管以及外部的各种保护层组成。在潮湿条件下,水分能引起光纤的水峰衰减,造成传输性能下降;同时渗透腐蚀容易导致光纤断裂,给通信系统带来中断的风险,严重威胁客户的业务应用。为了保证通信光缆的阻水能力,通常需要在套管内填充纤膏,由于纤膏具有优良的触变性和阻水性,可以对光纤起到很好的缓冲、防振作用和防水效果,通过将阻水纤膏填满套管内的所有空间,可以达到阻水、保护光纤的效果。
在光缆制造过程中,如图1所示,传统工艺套塑采用针管式方式进行纤膏填充,该涂覆装置包括模腔1、与模腔1相通的纤膏进口10以及设置在模腔1内的过纤管11,纤膏自纤膏进口10进入填充在模腔1内,光纤穿设在过纤管11内,在其穿过过纤管11与模腔1内的纤膏接触后,纤膏即被涂覆至光纤表面。传统的套塑预涂覆装置针管较长,生产中,针管内壁长时间和光纤接触会对光纤造成损伤,造成光纤的水峰衰减偏大、光纤出现台阶、断纤等质量问题,影响产品质量,增加生产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套塑预涂覆装置,其能够减少光纤与模具之间的接触,降低光纤受损,提升产品质量。
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套塑预涂覆装置,其包括抹油座以及连接于所述抹油座上的出口模,所述抹油座开设有模腔以及与所述模腔相通的进料通道,所述套塑预涂覆装置还包括连接于所述抹油座上的分料锥和连接于所述分料锥上的进口模,所述分料锥包括延伸至所述模腔内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开设有供光纤穿设的中心孔,所述进口模和所述出口模开设有与所述光纤直径相配合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中心孔的直径大于所述光纤直径。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所述主体部外表面开设有围绕所述主体部设置的流道,所述流道向着光纤移动方向延伸。
所述流道的起始端与所述进料通道相对设置,所述流道的末端延伸至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
所述主体部设置有第一锥面,所述模腔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锥面相对设置的第二锥面。
所述进口模内镶嵌有第一钨钢座,所述第一钨钢座开设有用于光纤穿入的第一通孔。
所述第一通孔在所述光纤穿入的一端设置有弧形倒角。
所述出口模内镶嵌有第二钨钢座,所述第二钨钢座开设有用于所述光纤穿出的第二通孔。
所述第二钨钢座在所述光纤穿入的一端设置有过渡锥面。
所述进料通道一端连通至所述抹油座外部,所述套塑预涂覆装置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料通道内的密封塞。
所述抹油座开设有与所述进料通道相通的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连接有连接头,所述连接头通过管路与纤膏泵连通。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东通光网物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47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定位功能的植入式输液港专用针头
- 下一篇:一种碾米机用扬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