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尿瓶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2729.5 | 申请日: | 2019-1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85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发明(设计)人: | 徐晓凤;刘志昌;程云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B10/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戴涛 |
地址: | 51008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尿瓶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尿瓶。一种集尿瓶,其中,包括集尿瓶主体和排尿管,所述集尿瓶主体顶部设有注尿口,所述注尿口上设有螺旋塞,所述螺旋塞上设有分隔膜输液接头,所述分隔膜输液接头上设有同于连接导尿管的可拆卸连接件,所述排尿管连接在所述集尿瓶主体底部并与所述集尿瓶主体内部连通,所述排尿管上靠近所述集尿瓶主体底部的位置设有十字阀,所述集尿瓶主体上设有用于读取尿液体积的刻度。本实用新型便于收集不同情况病人尿液,能够准确读取尿量容积,以供医生准确用药及治疗,且封闭性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集尿瓶。
背景技术
为了协助诊断和治疗。临床通常需要对病人的天二十四小时的尿量进行记录,现有临床中二十四小时尿量记录中,第一种是病人小便后用尿壶或者量杯来计数,写到24h尿量登记表上,第二种是放置留尿桶在病床旁,从而记录24小时尿量。在现有的记录方式中病人家属交接班不清楚,重复记录;病人及其家属读数不准;尿桶放置床旁,不美观且密闭性不好,病人或家属会产生抵触心理。中国公开专利号CN206103024U,公开日期为2016年7月15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24小时集尿袋,包括中空的尿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尿袋的顶部设有均与尿袋连通的进液管和空气导管,空气导管在远离尿袋的末端设有用于开闭空气导管的密封塞,尿袋的底部设有与尿袋连通的排液管,进液管和排液管均采用软质弹性材料制成,进液管和排液管上分别设有断流夹和止流夹;排液管在远离尿袋的末端固定有硬质且中空的塞头,所述24小时集尿袋还包括与塞头密封配合的密封套,该专利文件中采用的是尿袋进行收集尿液,尿袋受到挤压或是放置不规范时,记录的数据不准确,影响医护人员对患者状态的判断;且在现有的集尿设备中并不能对使用插尿管与不使用插尿管的病人都进行尿液收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尿液数据读取不准确,尿桶密闭性不好,不能够收集不同情况的病人尿液的缺点,提供一种集尿瓶。本实用新型便于收集不同情况病人尿液,能够准确读取尿量容积,以供医生准确用药及治疗,且封闭性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集尿瓶,其中,包括集尿瓶主体和排尿管,所述集尿瓶主体顶部设有注尿口,所述注尿口上设有螺旋塞,所述螺旋塞上设有分隔膜输液接头,所述分隔膜输液接头上设有同于连接导尿管的可拆卸连接件,所述排尿管连接在所述集尿瓶主体底部并与所述集尿瓶主体内部连通,所述排尿管上靠近所述集尿瓶主体底部的位置设有十字阀,所述集尿瓶主体上设有用于读取尿液体积的刻度。本技术方案中集尿瓶上设置两种注尿方式,一个是通过螺旋塞,适用于不插尿管的病人小便后,打开螺旋塞将尿液通过漏斗从注尿口注入集尿瓶主体内,再将螺旋塞旋紧;另一个是螺旋塞上的分隔膜输液接头,适用于插导尿管的病人,导尿管的端口与可拆卸连接件连接,可拆卸连接件再与分隔膜输液接头连接,尿液从导尿管经过可拆卸连接件进入集尿瓶主体内部,本技术方案中螺旋塞与分隔膜输液接头密闭性好,病人家属可以不用计量,医务人员每班交接班可直接读数,操作方便准确;排尿管是排出集尿瓶主体中的尿液,十字阀对排尿管进行止流,当需要对尿液进行取样检测时,直接打开十字阀即可进行尿液取样。
进一步的,所述集尿瓶主体的顶部设有两个挂钩。挂钩可以将集尿瓶主体挂在病床或是其他病房可挂靠的地方。
进一步的,所述集尿瓶主体底部的四角处设有用于缓冲碰撞的橡胶垫。由于集尿瓶主体经常拿动且挂靠在病床边或是输液杆上,在集尿瓶底部设置橡胶垫进行缓冲。
进一步的,所述集尿瓶主体的侧边靠近顶部处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排尿管出口端的固定卡座。固定卡座是对排尿管起到一个固定收纳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集尿瓶主体的容积为5000毫升-6000毫升。
进一步的,述集尿瓶主体外壁除了所述刻度为透明其余部分均为不透明。刻度透明是便于尿液容积的读取,其他部分为不透明使得集尿瓶主体整体美观,且便于粘贴或设计图案或提示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未经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27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公路路基整平设备
- 下一篇:一种梯形截面的风电工况专用桁架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