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髋臼杯毛坯件模锻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2132587.2 | 申请日: | 2019-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85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张井波;李建军;李湘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航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5/02 |
代理公司: | 无锡盛阳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张宁;张欢 |
地址: | 214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髋臼杯 毛坯 锻模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髋臼杯毛坯件模锻模具,其能解决现有髋臼杯毛坯均采用开式模锻工艺制造,会产生大量飞边,还容易产生错移现象导致工件不合格的问题。其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下模块上开有上下贯通的模膛,模膛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同轴连通的导向筒、仿形腔和挤压口,仿形腔的形状与髋臼杯毛坯的外形相适应,下模块顶面上位于模膛两侧分别开有吊装孔;上模块的底面上设有由上至下同轴设置的导向部和模芯,导向部的底面与侧面垂直,模芯位于导向部内侧,导向部与导向筒间隙配合,模芯的形状与髋臼杯毛坯的内腔形状相适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工关节加工制造模具领域,具体为一种髋臼杯毛坯件模锻模具。
背景技术
髋臼杯为人工关节植入物,用于人体髋关节发生损伤或病变后进行骨科置换手术时植入人体髋关节的替换物,植入患者体内在一定程度上恢复髋关节的生理功能,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的运动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目前,髋臼杯毛坯均采用开式模锻工艺制造,但是开式锻造会产生大量飞边,因此后续还需要设置机加工去飞边工序,导致制造周期长,生产效率低,飞边的存在还造成材料利用率较低,影响机加工时工件的定位精度,此外,采用开式模锻时髋臼杯的内球面与外球面易产生错移现象且错移量难控制,错移量较大时会造成工件不合格,产生浪费,提高生产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髋臼杯毛坯均采用开式模锻工艺制造,会产生大量飞边,还容易产生错移现象导致工件不合格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髋臼杯毛坯件模锻模具,其能实现髋臼杯毛坯的闭式锻造成型,避免产生飞边,且错移量符合设计要求。
其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髋臼杯毛坯件模锻模具,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所述下模块上开有上下贯通的模膛,所述模膛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同轴连通的导向筒、仿形腔和挤压口,所述仿形腔的形状与髋臼杯毛坯的外形相适应,所述下模块顶面上位于所述模膛两侧分别开有吊装孔;所述上模块的底面上设有由上至下同轴设置的导向部和模芯,所述导向部的底面与侧面垂直,所述模芯位于所述导向部内侧,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导向筒间隙配合,所述模芯的形状与所述髋臼杯毛坯的内腔形状相适应。
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所述仿形腔比所述髋臼杯毛坯热胀后外形大0.08mm~0.12 mm。
所述模芯比所述髋臼杯毛坯内腔热胀后小0.08mm~0.12 mm。
所述导向筒顶部边缘倒斜角一。
所述导向部的顶部边缘由上至下依次倒斜角二和圆角,所述斜角二和所述圆角通过过渡斜面过渡连接。
所述下模块的导向拔模角为0.2°~0.6°。
所述导向部的高度比所述导向筒的高度高2mm~8 mm。
所述导向部与所述导向筒的配合间隙为0.1mm~0.5mm。
所述挤压口的高度为5mm~10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髋臼杯毛坯件模锻模具,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下模块的模膛由上至下包括导向筒和与髋臼杯毛坯外形相适应的仿形腔,上模块的底面上由上至下设有与导向筒间隙配合的导向部和与髋臼杯毛坯内腔形状相适应的模芯,并且导向部的底面与侧面垂直,模芯位于导向部内侧,从而可实现髋臼杯毛坯的闭式锻造成型,成型后的毛坯不会产生飞边,从而能够省去去飞边工步,缩短制造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保证后续机加工定位尺寸,同时也节省了原材料,提高材料利用率;导向筒和导向部的配合还能够对锻造过程进行精确导向,保证髋臼外杯的内球面与外球面错移量满足设计要求,确保产品合格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剖视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放大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航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航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21325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营养土的混拌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节能型通风柜